【飲食籽:清恬素食】
不論為環保、為宗教,還是為塑造完美身材,無可否認,近年吃素的香港人已越來越多,素食餐廳亦遍地開花。不過為迎合香港人的節奏──快,最近在中環新開以素食為主打的店子,都無獨有偶地以快餐為包裝。想吃素,隨時都食得,何須等到星期一?
家常菜新配搭 飯麵蔬菜份量足
去年在灣仔開業的家香,甫開業便憑着八寶鴨釀海膽飯、千層西多士等多款創意地道美食而火速走紅。最近餐廳又有新搞作,在中環開店賣健康便當!八十後老闆羅俊誠(Adrian)解釋:「香港人越來越注重健康飲食,尤其是後生仔,不只星期一才綠活。以灣仔總店為例,每日都有不少人柯打素滷肉飯和素餃子湯麵。」
專做外賣 吸引年輕上班一族
眼見中環打工仔的吃素選擇少,兼且動輒花費近百元,他便決定開外賣店,主打少油、無味精、無素肉。以蔬菜作主打的新派健康便當,當中不少菜式為素食,吸引年輕上班一族。喜歡鑽研菜式的他,再次發揮配搭大膽的本色,做出似麻婆豆腐的紅燒茄子、將蔬菜層層叠起的羅漢齋千層批、結合日泰風味的紅菜頭冷麵等,款款清新驚喜。他將香港人耳熟能詳的菜式,來個乾坤大挪移,但難得味道不會離經叛道。我想,這是餐廳大玩創意而不失人氣的原因。
Adrian致力推動素食的原因,不全為迎合市場需求,更多是出於自身。「我以前食得好雜,炸物、漢堡包,無肉不歡,結果舊年患上痛風症。」他為了加快康復,決心戒口,牛肉、海鮮、內臟等,敬而遠之,也漸漸認識吃素的好處,「現在常吃素,精神爽利,做事更有效率!」他笑說。他很重視便當的搭配,一份三餸的便當連飲品,$68有齊飯麵主食和蔬菜,既營養均衡份量又充足,男女吃罷都覺飽肚。食物每天新鮮製作,九成為本地食材,連醬汁都不嫌繁瑣,如豆瓣醬、麻油、泰式酸辣醬等都是自家製作。飲品如蜜瓜杏仁霜、話梅西瓜汁等,糖漿亦不假手於人。誰說賣便當就是馬虎不講究?
家香
中環威靈頓街61號地下
生機素食先鋒 沙律甜品有驚喜
中環快餐店Burger King的兩層舊舖空置多時,最近行經,竟發現自己如吳下阿蒙,士別三日,今已搖身一變,成為高舉健康旗幟的西式素食快餐店HOME─Eat to Live。主理人Christian有點面善,原來數年前他曾在中環開設MANA!Fast Slow Food,算得上是推動本地生機素食的先鋒。「香港人做事,就係講求效率,連食飯都要快!」他一語道破港人的生活節奏。「惟有用快餐模式包裝素食,才可以廣泛地深入民心,令大家慢慢從飲食着手,改善全球暖化、環境污染等生態問題。」他費煞苦心地說。
因此他特意將素食店地下劃為外賣區,迎合區內的性急白領。訪問當天,是日沙律便有七款選擇,香草海藻麵、番茄藜麥、芝麻青瓜鷹嘴豆、日式烤本地豆腐等,調味清怡,配搭紛陳有致,盡顯曾跟三星米芝蓮大廚Alain Ducasse學廚的功架。還有賣相精緻的生機甜品,如椰子蛋糕、芒果芝士蛋糕等,多以腰果及椰子蜜糖漿做成,不但升糖指數低,亦保留甜品的美味和質感。
做快餐,絕不等同犧牲質素。Christian盡量採用本地、有機的新鮮蔬菜,又親自搜羅多款本地出產的冷壓果汁、紅茶菌、無麩質啤酒等,更身體力行在中環自設天台農場,種植香草、羽衣甘藍等食材。連外賣盒也一絲不茍,用英國品牌Vegware出品,以植物為主要材料,能與廚餘一同分解。雖然價錢在同區屬中上,但中午仍天天爆場。我相信,OL光顧不只為身材苗條,更多應是欣賞Christian為地球出分力的決心。
HOME─Eat to Live
中環德輔道中77號盈置大廈G01及101號舖
撰文:郭悠悠
攝影:徐振國
編輯:謝慧珊
美術:孔文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