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每天都看3至4份報紙,過去一年看到外國樓盤廣告越來越多,最近好像已成為很多報紙最大的廣告客戶了,現在一般小市民可以投資的海外房地產真是五花八門,有樓花、現樓、農地單位等。明白大部份人都沒有網絡去找外國樓盤投資機會,這些廣告可提供一些選擇,但真的要小心,以免把錢掉落咸水海。
首先,陰謀論出發,如果這些樓盤在當地是有市場的,為甚麼要老遠在香港展銷呢?
其中一個例子就是澳洲高層住宅樓盤,很多外國人買了這些樓盤之後才發現問題所在,很多樓盤租不出、也賣不出,原因是外國人只能買一手樓,而本地人一般不喜歡住高層住宅,也不喜歡這些樓盤的地點,如果沒有自住需求,真是動彈不得,每年可能還要交高昂的地稅及管理費。
幾個月前有個認識了廿幾年的朋友,要求我出面和一爛尾英國樓盤開發商「講數」,要求這開發商完成樓盤建設,之後我們公司把這項目買過來,最終當然是談不成,我朋友就承擔了爛尾樓盤的損失。
如我在過去幾年不同公開及私人場合都講過,按房地產周期看,現時西方較東方機會多,但大家投資時一定要小心,畢竟是隔山買牛,詳細盡職調查不可少,如開發商的聲譽及財務狀況、法律、稅務、宏觀經濟及房地產環境和本國人的口味等。
張一鳴
mailto:[email protected]
本欄逢周一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