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超市買蔬果當然想挑揀賣相漂亮的,但消費者這種心態卻令地球浪費極多食物。超巿為確保銷情,只賣「完美」蔬果,拒絕購入農民送來外表不討好但其實同樣有營養的食物,數據顯示,美國人因此丟棄浪費半數食物,更助長超巿欺壓農民及生產商,而窮困民眾則繼續捱餓。
美國有研究發現,在本土種植的蔬果原來多達50%會被浪費,它們由生產、運輸、包裝、零售、餐廳最後到每個家庭的雪櫃,層層階段都一點點被淘汰。
這是由於消費者追求完美,超巿經常「精挑細選」只賣「完美」的蔬果,拒賣賣相不佳的食物,以騰出空間增加毛利率,但如何做到呢?原來利用超巿霸權。
超巿美其名為顧客挑選最好的貨品,但實際欺壓農民,有時賣不出更退回給農民,有不願透露姓名的農民說:「他們會搜查50箱菜,找到一個爛掉的生菜頭也會說『我不會接收你的生菜,除非這能通過農業部的檢查』,但作為一個農夫,我告訴你,你甚麼也不能做,如果你想用《易腐農產品法》控告他們,他們永不再買你的貨,你會為8000美元(6.3萬港元)而損失500萬美元(3900萬港元)的銷售額嗎?」
結果農民為減省收割及運輸等成本,索性任由長得不漂亮的蔬果在田裏腐爛,有時則因為有些微瑕疵,明明仍可進食卻在貨倉放至爛掉。家族自1930年代在加州種植的農民基爾伸曼(Wayde Kirschenman)說:「很多時約有25%收成只能棄掉或餵牛。有時情況更壞。」曬傷的椰菜在田裏腐掉,不少西瓜拿來餵牛,形狀不夠美觀的提子更被運往堆填區。
在三藩巿專門拯救「醜陋食物」的團體「Imperfect Produce」亦指,有多達20%蔬果其實純粹由於「賣相不完美」而被送到堆填區。而其實食物堆填過程會釋出大量比二氧化碳更危險的溫室氣體甲烷(methane),食物浪費造成的氣候污染更佔全球8%,比印度或俄羅斯都要高。
更諷刺的是,人們大量浪費食物的同時,基層卻仍然捱餓。總部設在華盛頓的國際食物政策研究所(IFPRI)樊勝根指,美國約有5%至10%人口仍在捱餓,他說:「即使在美國,目前仍有很多人處於飢餓及營養不良。因此食物浪費及損失議題如斯重要!人民仍在捱餓!」
專家指出,其實不少外表「醜陋」的蔬果,無論新鮮、味道及營養價值都不遜「完美蔬果」,希望民眾別再不設實際追求外觀,成為浪費食物的幫兇。
英國《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