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准北上「自由行」 會計師呻無用批評風險大到難以想像

獲准北上「自由行」 會計師呻無用
批評風險大到難以想像

【人物專訪】
本月起香港會計師全國「自由行」,可擔任內地事務所合夥人,豈料中小型會計師行大聯盟召集人鄭中正直斥新安排「無用」,事關內地執業面對的風險「大到難以想像」──有行家過關曾被內地扣留、充公底稿,因此港人即使「考到牌都唔敢(在內地)開firm」。
記者:黃翹恩

根據中港《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CEPA)最新擴充條款,已成為中國註冊會計師協會(CICPA)會員的香港會計師,只要在內地有固定居所,以及每年有一半以上時間在內地,即可出任全國會計師事務所的合夥人,惟事務所股權51%仍需由內地合夥人控制。本報曾向會計師公會查詢香港4萬名會計師中考取CICPA資格的人數,公會稱未有統計。
鄭中正稱據他了解,歷年只有約150人考獲CICPA資格,當中更有一半本身是來自內地。合格率低除因為兩地術語有別外,鄭形容港人會計師是「考到牌都唔敢開firm」,因在內地執業的風險「大到無可想像」。

底稿屬國家機密成隱憂

現時香港會計師可在內地執業,但鄭指出實際上核數報告簽名負責的,通常為內地合夥人,一方面他們較懂內地監管機構交手,亦是香港人自保之計,以免不熟個別省市人事、法制而冒險,「你都唔知條數點嚟」。
國情千變萬化,香港會計師冷暖自知。香港監管機構調查內地企業時,有權要求會計師呈交其會計底稿。但內地財政部兩年前收緊要求,會計底稿必先由當局檢查,若涉國家機密,一律不得帶離境。但若未能呈交底稿,會計師反需承受香港監管機構問責。鄭形容:「咩叫國家機密,真係任佢講。」
他舉例,航天科技、電子通訊、石油資源等行業難免被查,誰知連食品公司的財務數據,同樣是國家機密。「解放軍係佢客戶,可從公司各省市賣幾多食品,推算到全國軍事佈防」。鄭中正指曾有行家,打算將會計底稿帶回香港,過關即被內地海關扣押,要靠人事、律師多番關係才獲釋放,但底稿已被充公。故鄭表示:「唔係我哋唔想攞(底稿)畀你睇,有時真係攞唔到出嚟。」他認為會計師公會有責任向兩地政府闡明業界難處,並非硬推政策「攞威」,促兩地事務所合作反而對業界更有利。

會計公會擬設聯絡平台

會計師公會會長張頴嫻向本報指,業界一直探討打入內地的可行性,CEPA已打開大門,公會擬為中港兩地事務所提供互相聯絡的平台。她強調即使是四大會計師事務所(Big 4)亦不能貿然取出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