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個多世紀後再看樂蒂領銜主演的《紅樓夢》,古典美人仍舊得個木字,但顧媚的代唱出乎意料好聽,在席靜婷唱出萬紫千紅的燦爛春天之前,這不啻是個廣被忽略的小陽春。顧姐姐略為低沉的嗓子,和席姐姐的亮麗大異其趣,論討喜無可置疑略差一皮,可是配襯凌波當時未曾完成發育的中童腔口,卻有另一番味道,一動一靜一揚一挫,誠如張愛玲所講的參差對照配色法,令我想起許多許多年前陸離形容她最喜歡的越劇生旦拍檔,「如果戚雅仙是森林,畢春芳就是小鹿;如果戚雅仙是大海,畢春芳就是浪花」。以京戲打比方,席是較入俗耳的梅派,顧是用心聽才聽得出奧妙的程派,所以後來邵氏黃梅調幾乎由席一手包辦完全可以理解,錯失《不了情》的多少恨,早就獲得補償了吧?
顧媚接到聲演林黛玉的優差,大概和之前代《癡心井》的尤敏唱過一首《葬花詞》相關,戲我全無印象,只在九十年代飛利浦重新發行的鐳射碟聽過,網上撈獲一則發黃的報紙電影廣告,上有「寫盡現代林黛玉的癡情」之句,可見是一大賣點。靜婷也錄過一首《黛玉葬花》,陳蝶衣填詞,「風一吹,雨一淋,飛花飛絮一陣陣,牡丹謝,芍藥驚,海棠濺淚,桃花也帶恨」,明顯演化自王文娟,顧姐姐唱的雖然越劇也唱,字句直接來自曹雪芹原著。這首《黛玉葬花》出處不明,她另外的《焚帕》則是《珊珊》插曲,戲中戲患絕症的李菁借林姑娘嘴巴感懷身世,濃縮成六句的唱詞也和越劇《焚稿》大同小異,「萬般恩情從此絕,只落得一彎冷月葬詩魂」,兩個隔代苦命人同歸於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