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說亮話:驕陽似我 - 張亮

也說亮話:驕陽似我 - 張亮

已故影星羅賓.威廉斯曾出演電影《驕陽似我》,他在戲中飾演的心理學者沒有洞察人心的神奇能力,卻願意虛心聆聽,毫無保留分享自己人生的苦與樂,最終幫助有過人數學天賦的叛逆少年走出童年陰影,重新找回自我。
電影主角該慶幸在年少時遇到良師益友,不致浪擲光陰,現實生活中,不是人人有這種際遇。最近中學文憑試放榜,媒體爭相報道各狀元的驕人成績,以及未來志向。一如以往,成績優秀的學生偏向選擇專業學科,醫科、法律往往成為首選;不過,有人歡喜有人愁,6萬多名考生中只有三成六人符合入讀本地大學的最低要求,所以大部份的學生的實況是:手持成績單,站上人生交叉口。

每個人都希望在成長路上,有人指點迷津。近年,社會上有不少機構幫助青年人進行生涯規劃,透過老師、社工甚至社會人士參與的各種「師友計劃」,從認識自己開始,學習面對人生。有位女參與者坦言自己性格害羞,自信心不足下往往被旁人的意見左右,沒有人生目標。她喜歡幫人化妝、設計造型,生涯規劃計劃為她提供機會,即使將來是否在相關行業工作,在實踐過程中建立的自信卻是終身受用。
當然,追尋夢想的過程往往有得有失。筆者的同事認識一位青年人,因為喜歡跳舞,曾經在電視台擔任舞蹈員,本來寓興趣於工作是一大樂事,但舞蹈員收入微薄,工作內容又缺乏自由度。考慮到要照顧父母,他後來轉職做扎鐵工人。他相信人生漫漫長路,工作可以為他帶來穩定收入,公餘時間他可以繼續跳舞累積經驗,只要堅持,在未來他仍可以追逐理想。生涯規劃不是單純職業取向,更重要的是在探索人生前路的過程中,鼓勵青年人發掘自己的興趣和才能,支持青年人走出一條屬於自己的豐盛人生路。

人生不是一場跑步比賽,沒有所謂的起跑線和終點,有意義的人生再長再短,如何開始,如何結束都可以精采無比。人生更像一次旅行,有時尋幽探秘,有時大道坦途,更多的時候起起落落、兜兜轉轉,旅行不在於從一點到達另一點,更在於旅途中同行的人、遇上的事,歡樂憂傷和無盡回憶。

張亮
香港賽馬會慈善及社區事務執行總監
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