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MMER TALK︰殘酷極限 - 何輝

SUMMER TALK︰
殘酷極限 - 何輝

歐國盃過後,筆者剛過去周日在廣東國際賽車場參加CEC超級耐力錦標賽,又有機會與著名車手如陸淦、郭海生及張漢標同場或同隊作賽;酷熱天氣下,所有車手都要密切注視身體狀況。很多普羅大眾以為,賽車尤其是房車賽的車手並不怎樣辛苦難熬,穿件有型賽車「防火衣」、全副裝備跳入車廂猛衝便可,其實這個誤解是非常之大。
較早前迷你倉火災,很多人談論消防員進入火場的「黃金戰衣」。拿這個課題談論,是因為在亞洲較熱地區舉行的比賽,如過去周日下午,車廂內溫度高達攝氏60度!連同由頭盔到腳的所有防火裝備,車手在這種溫度極限中駕駛一小時,對體能及精神都是極度考驗,很多時完成比賽後,下車要站穩都有難度。幾年來的賽車經驗,令筆者明白在令人傷痛的迷你倉火災中,消防員面對着溫度數以倍計的艱難環境,所以再次向前線消防員致敬。
另外,由於賽車要用盡極限爭取最佳時間,加上在具規模的比賽一般採用光面黏性車胎,駕駛賽車就如高空行鋼線,若掌控上有任何出錯,就可能損失大量時間甚至出意外。黏性車胎的特性,是在足夠溫度的乾地上可提供強勁抓地力,但一旦超過輪胎極限便會極度失控,所以要造出具競爭力的時間是非常困難。其實很多運動如賽車、剛誕生英國公開賽冠軍的高爾夫球以至足球等,天份非常具決定性;練習或可縮短距離,但有一點是非常殘酷──就算是世界冠軍,所有人都很快了解自己的極限在那裏!
何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