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l(孫偉康)及Alan(劉宇名)都是設計師,覺得Instagram及Facebook上,隱藏許多受歡迎的人。畫插畫的、寫語錄的、拍Youtube的。內容由生活的、時事的、愛情的、親子的、星座的、入廚的,各有凝聚力與捧場客,「感覺上就像我們把一份報紙拆成好多個不同的Instagram。」追隨他們的人,好容易產生共鳴。「最重要是每一個post貼出來,讚的、分享的、回應的都很多,我們覺得那才是真正的Key Opinion Leader。」
讀者愛看較輕的東西,簡單一張相,一個句子,吸引人看,然後廣傳。但主流出版社難以衡量到底為他們出書,可以有多少回報,是以他們一直被框在instagram的相框下Wel:「歐美、日本、台灣已經有好多類似instagrammer-japan的組織、網頁及活動,幫他們出相集、語錄、或辦書展讓他們跟粉絲面見面。偏偏香港,影都冇。」於是決定自己整一個。
他們成立了Cider,召集了14位Instagram上的網絡紅人,利用工餘時間為他們出書,兩個人四隻手,由召喚,設計、排版,找印刷商都一手包辦:「最大問題應該都是人手不夠吧,因為都只得我們兩人而已。」
LovestoryHK的Miss W就是其中之一(或facebook :Miss W兩性專欄分享)
。她說由讀書時期起,已有好多同學愛找她討論感情問題。自問個人較冷靜的她,一直是大家的聆聽者。有感一街愛情小說,卻沒多少簡單明暸的愛情實戰書在賣,她試著把她跟朋友討論的心得,在Instagram上公諸同好。其實講來講去,要給伴侶空間、要記住拍拖時間心的事、點都要抽時間陪重要的人.......都是老生常談。但她寫得簡單直接口語化,但提出的問題如:「我想知佢仲鐘唔鐘意我」、「應該幾時向人表白?」、「唔好俾韓劇侵蝕」、「公開關係好幸福」,正中少男少女,或者呢代人成日擺喺唇邊的感嘆,無限共鳴,鬼掩眼咁就Click咗入去,結果成了學生們的網上愛情信箱主持:「我每天都會收到十多封,上千字的信。讀者們把自己的故事,心情寫給我,為了不辜負他們,我都會把它們看完及回覆。」經常回覆電郵回到凌晨兩三點,有些情緒不好的還會打電話給她,她也會盡量釋心開解:「我甚至多看心理學,情緒專書,希望盡量可以陪伴,開解到他們。」
雖然在網上已有「地盤」,然而,愛寫字的人都愛看書,愛書的人,都希望能有屬於自己的一本書,感手捧在手上的質感。但是「自資的話一來我沒那麼多錢,集資的話,我的粉絲都是學生,或剛出來工作的年青人,也集不了多少錢。自薦去出版社,他們又覺得你憑甚麼讓我幫你出書。現在有了第一本書,我去找出版社會大些說服力。」因為印量少,每本書售價要$99,但扣除成本,錢會直接落入作者口袋,作為往後繼續寫的動力與助力。
記者:陳慧敏
攝影:潘志恆
實現IG
時間:7月17日(星期日) 1400-1900
地址:A NICE PLACE TO
觀塘道436-446號觀塘工業中心4期5樓F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