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菌落總數包括致病菌、有益菌和其他細菌,是反映食品衞生質素的指標,被驗出有問題的汕頭製造四洲紫菜樣本,菌落總數每克達280萬,比內地標準高出92.3倍,嚴重超標。家庭醫生鄭志文指這批四洲紫菜驗出的菌落總數比廁所板或門柄還要高,相當誇張,直言「呢個紫菜食落口,仲衰過舔扶手。」
可致細菌入血
翻查資料,本報5月中曾在港鐵及電車的扶手抽取樣本,檢驗菌落總數,發現港鐵樣本的總菌量最多,3個樣本的菌落總數分別為80、90及1,100,兩個電車樣本的菌落總數最少,分別為20及少於10,而這次四洲紫菜樣本的菌落總數達280萬。鄭志文醫生指,食物表面常見金黃葡萄球菌及大腸桿菌,一般只要徹底煮熟食物,就可殺死細菌,但出事紫菜本身設計為毋須煮熟、可直接食用的零食,一般人食用後可能引致腸胃炎、腹瀉、發燒、嘔吐等,如長期病患者更有機會出現細菌入血,一旦延誤診治,足以致命。
■記者鄭悅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