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漁護署每年均在6月公佈有關中華白海豚的監察報告,但今年至今仍未正式公佈。報告昨早一度上載至漁護署網頁,卻在短時間內被刪除。其實漁護署前日已向海洋哺乳類動物存護工作小組匯報報告,惟未按慣例在翌日公開。人人監機會指三跑下月填海在即,質疑漁護署拖延公佈報告是避免報告引發負面輿論,加上三跑面對司法覆核,稱署方或擔心海豚數據不利官司結果。
上載後刪除 署方稱誤放
漁護署昨晨在網頁上載監察報告,記者下載後僅10多分鐘連結便消失。署方事後聯絡記者,稱報告並非最後版本,只是誤放上網。報告封面寫有呈交漁護署字句,顯示日期為5月4日,亦有「Final Report」(最終報告)的字眼。漁護署解釋因需要更多時間擬備部份會議文件,才延後會議,而今次報告調查區增至4個,署方需將報告交予委員審閱,收集意見後再為報告作最後修訂,完成後便會發佈。
人人監機會發言人批評署方想隱瞞資訊,質疑延後公佈報告是想待三跑下月動工上馬,「畀人見到係打龍通,你理論上係監察佢,而家唔達標就視若無睹。」人人監機會指機管局正等待司法覆核判決,日前發起聯署,要求政府和機管局在法庭未有最終判決、確認三跑工程百分百合法前,不得開徵90至180元的機場建設費,亦不得開展填海工程。WWF助理環境保護經理李美華是海洋哺乳類動物存護工作小組委員,她指過去5年漁護署每逢6月均開會匯報海豚監察報告,但今年6月無交代原因下延遲會議,直至前日才開會。漁護署在會後又稱報告屬草稿,不會在翌日公開,她指過去未有此做法。
■記者潘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