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論:選戰焦點 棄梁還是棄獨? - 李平

蘋論:選戰焦點 棄梁還是棄獨? - 李平

立法會換屆選舉今日起開始接受提名,梁振英政府突然要求參選人額外簽署「反港獨」確認書,一班親共人士自然高調擁護,本土、泛民政團也不得不作出回應。9月立法會選舉,原本是保梁還是棄梁之爭,連建制派都小心翼翼地同票房毒藥梁振英割席,但選戰尚未正式開始,梁振英又行使行騙長官的權力,把焦點轉移到候選人能否主張港獨、主張自決問題上。9月選舉難道就這樣被從棄梁綁架到棄獨嗎?

不符北京寬容激進青年政策

選舉管理委員會為參選人新加的確認書,特別列明參選人須擁護《基本法》3條條文,主旨是針對港獨、自決主張。這份「反港獨」確認書的出台,明顯是梁振英轉移選戰焦點的手法,既不符合北京對激進青年抱持寬容態度的政策,又有損選管會獨立、公正和非政治性的原則,更將引爆公平選舉權、言論自由權的政治與法律爭拗,在香港造成的分化和震盪不只在選前會加劇,還會延續到選後,延續到明年特首選舉。
早在今年3月,國務院港澳辦副主任馮巍接受香港媒體專訪時表示,青年人受分離主義影響是世界性潮流、「幾個激進的青年人進入立法會也屬正常」。馮巍曾獲授解放軍大校軍銜,又曾來港任中聯辦法律部部長,是中共與香港泛民溝通的「密使」。他接受專訪發表的意見,不會是個人看法,而是中共政策取向,一直被視為中央在港吹和風的標誌。
然而,「港獨之父」梁振英為實施自己的連任工程,一而再、再而三地打港獨牌,刺激港獨思潮的滋生與蔓延,甚至不惜扭曲選舉程序,把是否支持港獨作為選舉的政治審查的重點,激發新一輪政爭。他昨日又變身「法官」,聲稱確認書的安排合理和體現法治,又聲稱《基本法》所講的50年不變,只不過是指香港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確認書安排能否經得起司法覆核的挑戰,不是梁振英說了算;50年變不變,更不是梁振英說了算。他還當自己真的是超然特首,還是超人特首?
真正令人遺憾的是,本應在政治問題上保持超然地位的選舉管理委員會,竟配合梁振英政府作出額外的確認書安排。對於「反港獨」確認書的安排,連立法會主席曾鈺成都承認是政治上的需要,全國港澳研究會副會長劉兆佳則認為,對支持港獨和自決的參選人會起「政治制裁」效果。

有違獨立公正非政治性原則

選管會主席馮驊在官方網頁的歡迎辭中強調,選管會是獨立、公正和非政治性的組織,主要宗旨是確保在任何時候,公共選舉均在公開、公平和誠實的情況下進行。馮驊有必要向公眾交代,為甚麼要違背選管會原則,接受梁振英政府有關「反港獨」確認書的政治審查?梁振英政府迄今未能說明,港獨言論違反香港哪條法例,參選人的港獨言論為甚麼要受到限制?如因簽署確認書而被等同於不誠實陳述而要負刑責,這是不是要給參選人設陷阱,抑或要為梁振英政府提供檢控參選人的機會?
「反港獨」確認書的安排已引起諸多政治及法律爭拗。親共人士惟恐犯了中共反港獨的天條,自然要在第一時間表示擁護梁振英的決定,無異於又一次被綁上梁振英角逐連任的戰車。但無論傳統泛民政黨還是新興本土政團,勢必挑戰這一規定:參選人能否因未簽署確認書而被剝奪參選資格?簽署後是否被剝奪發表支持港獨或自決言論的權利?
無論爭拗如何發展,市民都不應忘記,9月立法會選舉不是是否支持港獨的公投,而是是否支持梁振英連任的公投。不管發表港獨、自決言論的人士最終能否入閘、當選,選民首選的候選人只能是反對梁振英連任的人士。
周一至周六刊出
李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