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和「8」諧音。喜歡意頭的人,對含有8的號碼,不論是車牌、電話號碼、樓層及門牌都趨之若鶩。外科醫生卻是例外,最忌諱「8」。
只要取之有道,外科醫生也不抗拒發達和發財,但卻最不喜歡看到病人手術後傷口發炎。
手術後3、5天開始發燒,傷口疼痛。拆開敷料一看,紅、腫、痛、熱,是傷口含膿,要拆開縫線放膿。之後要每天洗傷口清創,讓切口慢慢痊癒,復元的時間長了,疤痕也更不好看。
傷口發炎,是因為細菌在受了創傷的組織內繁殖。手術的創傷不能完全避免,醫生的手勢越輕柔,組織的創傷越輕,感染發炎的機會越少。外科老前輩要求徒弟們要有「貴婦的手」(Hands of a Lady),此之謂也。微創手術只打幾個小洞,傷口發炎的機會比傳統手術低。
手術用的儀器經過高壓蒸氣消毒,是無菌的。手術時醫生和護士穿上無菌手術衣和手套。感染傷口的細菌,一般是來自病人自身。下刀的部位,雖然在皮膚塗上消毒液,但不能百分百滅絕匿藏在毛囊及汗腺內的細菌。若果患者術前已有細菌感染,例如闌尾炎或膽囊炎,傷口容易受污染。腸內的穢物泰半是細菌,要打開腸道的手術,傷口發炎的風險也較高。
要避免傷口發炎,除了減低手術的創傷和避免細菌沾到傷口,還有一招撒手鐧,在下刀之前,經靜脈注射對可能污染傷口的細菌最殺傷力的抗生素。倘若細菌真的沾到傷口,也沒有立足之地。
鍾尚志教授
想輕輕鬆鬆健康啲,記住留意健康蘋台
http://health.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