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星期遇到一位海外升學輔導顧問,來自跨國集團,專門輔導內地和香港學生往外國升讀中小學寄宿學校和大學,地域當然以歐美加為主。
原來呢位顧問雖然來者不拒,生意第一,但如果家長要佢俾意見,佢就建議起碼在香港讀完中三先至出洋,因為咁樣就會有番一個起碼嘅中文根底,他日學成歸來,還可以有基礎再深造中文,改善程度;年紀細細就去讀寄宿學校又點?佢答:「包保對中文失去興趣,大個之後唔識中文,搵食非常蝕底。」
去英國讀幾年,考GCSE攞上佳成績,返來香港讀大學又有冇好處呢?顧問答:「以前一啲都冇,GCSE考十科A,香港三大(中大港大科大)當你考到十科C㗎咋,但英國就快會改評分制度,有A**、A*等,要再評比過。香港本土學生係考試機器,在外國考試威啫,返到嚟都係普通料。」
然後睇到2016年度IB放榜,香港去年有27人係滿分(45分)狀元,今年得18個,看似退步咗喎,其實已經超越世界標準好多。睇吓啲數字,全球有149,451個IB考生,狀元有147個,即0.1%,香港有考生2076人,出咗18個狀元,比率係接近0.9%,零零舍舍超越世界啫,而且香港考生及格率高達96.8%,全球及格率係79.5%,領先好多,香港當然係叻學校先至有IB課程讀,而且非英童國際學校只准校內叻學生讀,本港IB考生直情係精英中之精英。
加拿大國際學校有兩位女生考獲滿分,皆獲港大中大醫學院率先取錄,一位亦同時得MIT及約翰霍普金斯取錄。左丁山老友賓架R係加拿大國際學校創辦人之一,佢對CIS近年考試成績標青,十分開心,引以為榮,今次特登對左丁山講:「哎吔,MIT與Johns Hopkins咁好嘅大學,狀元應該去啦。JH更係醫學聖地,出名過港大中大好多噃!」左丁山笑佢:「你唔通係堅離地?即使Johns Hopkins醫學院聲譽響噹噹,IB狀元去到要多讀幾年第一學位,畢業後又唔可以返嚟行醫,做不成香港醫生,點好呀。」賓架R先至醒起,香港醫學組織對外地醫學畢業生有排斥主義,拼命維護本地醫生利益,梁家騮在立法會好似玩馬騮戲,令旁觀者頹喪,香港市民嬲爆咪又係咁!一位醫學教授同左丁山講過,因行醫資格問題香港學生好唔願意去英美讀醫,漸漸缺乏國際視野,失去世界醫學最新觸覺。長遠嚟講,會將香港醫療水平拉下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