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MMER TALK:萊比錫天使與魔鬼 - 華素爾

SUMMER TALK:萊比錫天使與魔鬼 - 華素爾

七年四度升班、由紅牛集團掌控的「暴發戶」RB萊比錫正為德甲處子球季磨拳擦掌,近日卻忽然謙稱以中游為目標,又恪守人均400萬歐元的薪酬上限。正如路西法也是天使身,這間德國最「犯眾憎」球會,卻是東部民眾的復興寄託。
RB萊比錫爭議之多罄竹難書──「捉字蝨」作冠名贊助、收取高昂會費打破「50+1」會員制,與姊妹球會交易糾纏不清等,惹來敵對球迷向大巴「撒溪錢」甚至製作納粹「改圖」抗議。
不過,自科特布斯2009年降班後,前東德球會一直缺席德甲並非偶然,而是殘酷現實的鏡像。東、西德聯賽於1991年合併,橫亙其中卻是破落國企與摩登資本的貧富鴻溝,星將投奔西方理想國,東德球會缺乏資金翻身,連德國足總發源地萊比錫兩軍也淪落低組別,更成為極端右翼球迷溫床。
然後金主降臨。企業責任或形象工程也好,會方嚴打種族歧視,吸引球迷攜眷重返球場;集團投放最少一億歐元建立歐聯級青訓設施,收購方針也見遠矚,主力戴菲沙爾基、尤素夫保臣以至新兵迪姆華拿均是二十出頭,前途一片光明。難怪據當地報章調查,萊比錫超過七成民眾支持紅牛入主。
有一種幸福叫希望,一位德國記者這樣描述當地居民的想法:「他們覺得這相當惹笑──當資本主義摧毀東德足球,沒有人報以一瞥;到資本主義重建東德足球,西德的人們卻失去理智。」外人所見的浮士德交易,在升班巡遊揮動紅白旗幟的數萬萊比錫球迷卻甘願渾忘紅與白的商業意義——紅是最滾燙的熱情,白是最純粹的快樂。
文:華素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