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着悲哀反對醫改草案(執業律師 任建峰) - 任建峰

帶着悲哀反對醫改草案
(執業律師 任建峰) - 任建峰

醫委會改革草案今個星期繼續於立法會審議,會否成功表決還是未知之數。我曾在網上公開表明反對草案,而且我對需要堅持這立場感到悲哀。
反對這草案的理性理由就只有對政府的不信任,擔心他們操控醫學界。是否杞人憂天,經過近4年的政府施政,我不敢相信權力不會被濫用的。當民政事務局前局長、全國港澳研究會理事何志平醫生說反對草案就是要奪特首權力時,就更惹人懷疑特首會否用盡其委任權。事件所反映的不信任,是港人的悲哀。
我不敢說反對草案是正義、捍衞真理。從政策角度,大家企圖推翻的,是增加病人、消費者權益的方案,改革討論了十多年,亦大致上得到跨黨派支持,但現在臨門才可能被推翻,試問有甚麼正義、真理可言?我們被迫在很差與表面上好一點但大家擔心會更差的選擇之間挑選時,只有含淚反對草案的悲哀。
有些反對草案者要大搞「醫療恐慌」,直接或間接鼓吹「誰贊成就是不公義甚至是賣港賊」,才能引起社會留意。這些策略使到社會更撕裂,亦使到民主陣營進退失據。我不敢怪責那些走譁眾取寵路線的反對草案者,因為他們曾試過理性討論議題但不獲關注。要靠這種策略才能引起公眾注意亦是悲哀。
醫生的專業身份本受市民尊重。但無論是因為政權的抹黑、或有些反對草案者走譁眾取寵路線,醫委會改革這一戰的確令在社交媒體以外的香港社會與輿論對醫生的觀感轉趨負面。至少在議政層面上,醫生的公信力亦受到不少影響。這對醫生是壞事,公信力要很辛苦地去爭取回來的。這對社會亦是壞事,因為將來就算有更「大鑊」的事情令醫生再發聲,社會未必會聆聽。雙輸的局面實在令人悲哀。
面對着這個悲哀的局面,我只能懇求政府懸崖勒馬,不要讓社會再撕裂下去,把有爭議的草案條文撤回,與各方尋求共識、盡快重啟醫改。
若草案獲通過,我懇求病人權益團體與其支持者緊守崗位,確保不受政府操控、提升香港醫療水準。我亦懇求反對草案的醫生與其支持者不要「發難」,冷靜而有尊嚴地繼續監察制度,以理性、專業讓社會對他們重拾信任。
若草案被撤回或不被表決,我懇求病人權益團體與其支持者不要氣餒,弱者求公義的路永遠都是漫長及荊棘滿途的。我亦懇求反對草案的醫生與其支持者不要慶祝。慶祝只會令各方更覺得反對草案者是一群只求「勝利」而不負責任的人士,應以沉重、謙卑的態度去回應「勝利」,繼續為醫改努力。
4年立法會會期將會在星期五屆滿,要在這樣情況下為任期畫上句號實屬悲哀。但願各方拿出智慧,在未來日子為社會打破悲哀的局面。
註:以上是筆者的個人意見,不代表所屬律師行或團體。

任建峰
執業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