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屆文憑試考生盧芷君考獲31分,寫下Band 3學校的摘星傳奇。她長年屈膝於劏房碌架床下格溫習,飯枱就是她的書桌。芷君從內地來港念中一,當時英文欠佳,憑後天努力脫胎換骨,英文科終獲5*佳績,喜出望外。
在紡織學會美國商會胡漢輝中學畢業的芷君,2010年來港時住在劏房,假日到自修室溫習,平時坐在木凳,打開折叠式飯枱做功課。木凳沒有靠背,坐得久就會累,她惟有鑽進下格床溫習。每晚溫習時段只能到晚上11時為止,因一家人共處一房,要關燈睡覺。
看英文節目模仿口音
中一才從廣州來港讀書的芷君形容,當時英文讀音不準,連英語聆聽練習也聽不懂。她發憤多管齊下,看電視英文台模仿口音,甚至參加校內歌唱比賽挑戰英文歌。芷君也感激英文教師用私人時間,協助她練習英文口語,年復年的努力終於得到回報,「我唔覺得贏在起跑線有幾咁重要」。
芷君一家前年「上樓」搬到公屋,她終於有自己的書桌。她鍾情數理,在企業、會計與財務概論科考獲5**,中文、英文、通識及經濟獲得5*,目標是中大風險管理。課餘時她享受與同輩玩耍,慶幸生活沒被興趣班填滿,「我細個就冇去啲乜興趣班,都係鍾意落街玩,享受同同齡小朋友玩,所以我冇要贏在起跑線嘅sense(意識)」。
昨日芷君與同班文憑試優異生一起接受傳媒訪問,他們笑指對方是最佳損友,在寒窗下互相激勵。其中張佳航也是新移民,現時仍住劏房,文憑試考獲29分佳績。他來港時完全不諳英文,全靠學校補習班助他克服英文科。
張佳航指,香港的學習氣氛遠勝內地,「鄉下地方學校冇人管,日日打交,冇人讀書,喺班房打牌。但嚟到香港後,同學係真讀書,老師又認真教」。他的目標是中大工商管理學系,希望有助將來發展事業,直言即使並非「含住金鎖匙出世」,也能如《龜兔賽跑》中的烏龜般後來居上。
■記者白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