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署東廠角色鐵打不掉(資深傳媒人 吳志森) - 吳志森

廉署東廠角色鐵打不掉
(資深傳媒人 吳志森) - 吳志森

廉政專員白韞六說,廉署一姐李寶蘭被降職,是「工作表現未曾達到有關職位要求」,但究竟是甚麼要求,基於私隱,不能透露。他又強調,這純粹是他個人決定,事前有知會特首,但梁振英沒有給予意見,亦沒有參與決定的過程。
眾所周知,面對事故或醜聞,政府官員最重視的就是回應口徑(Link to take,LTT),就是對事件定位和立場,走向災難還是就此平息,至為關鍵。但白專員的LTT實在是邏輯混亂,狗屁不通。
公務員署任更高層職位,除非是上司放假,臨時「頂檔」,又或事先言明,只是「行政職務上的方便」,一般是署任半年,就可升正。李寶蘭在廉署工作30多年,有女神探的美譽,署任執行處首長,明顯就是安排接班。經過一年,忽然又「未達要求」,豈不兒戲?其間有否面談,提醒她改善?若果沒有,突然「未達要求」的真正原因何在?
白韞六為特首擋子彈,一力承擔是他個人決定,與梁振英無關。實情是,執行處首長擁有實權,對廉署運作有決定性影響,自回歸前徐家傑事件後,執行處首長和下面兩名處長的任命,都要由港督同意,程序運作至今未變。若是如此,李寶蘭署任的安排,必須經過梁振英,李寶蘭落馬,也必須由梁振英同意。按同樣程序,找一位比李寶蘭經驗少十年的廉署人員署任執行處首長,也要經梁振英拍板。白韞六說「梁振英沒有給予任何意見,亦沒有參與決定的過程」,如果不是說謊,就是語言偽術。
白韞六要為梁振英擋的另一顆子彈,說終止李寶蘭署任與UGL事件無關。梁振英涉嫌收受澳洲企業UGL港幣5,000萬,廉署調查一年,毫無寸進,原因就是特首辦和行政會議一直拒絕提供有關資料。
問題就在這個骨節眼上爆發。廉署向特首辦和行會索取資料,交出資料是要梁振英批准的,可能涉及指證自己的「罪證」,梁振英會批准嗎?梁振英拒絕交出資料,不等於就能把政治炸彈的威脅徹底解除,問題繫於李寶蘭一身。

除李寶蘭 調查無疾而終

李寶蘭堅持要調查UGL事件,梁振英會拍板同意她坐正嗎?簡單地說,把李寶蘭從署任位置降職,要她知難而退,換一個聽聽話話的執行處首長坐正,UGL的調查就可無疾而終,反正廉署保密,只需說查實無據,就可含混過去。除掉李寶蘭,對梁振英來說,一切就可迎刃而解。
李寶蘭無法坐正的消息傳出後,有報道說她在美國FBI受訓,有西方思想與美帝關係,未必會聽北京阿爺話,忠誠度並不可靠,由於中央反對,於是被拉下馬。無從知道這說法有多準確,即使是真的,也可能是間接原因,因為北京不會管得那麼細,介入也可能是有人打小報告的結果。
兩年前,梁粉譚惠珠取代施祖祥出任廉署審查貪污舉報諮詢委員會主席。這個委員會可以左右調查的鬆緊方向、時間長短,對建制派可以鬆手,對反對派就絕不手軟,又或把調查拖延,到接近選舉才決定起訴,以影響選情。
對梁振英來說,廉署的諮詢架構大幅改組,安插梁粉,都不夠牢靠。若廉署中人堅持對UGL事件調查到底,對梁振英來說仍是如芒在背,最徹底的辦法,是把廉署的裏裏外外都換成自己人,才可萬無一失。經此一役,廉署東廠的角色已經鐵打不掉,40年來的聲譽,也在梁振英任內徹底摧毀。

吳志森
資深傳媒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