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文憑試考生面對人生首場公開試放榜,忐忑不安,但有人自小已走在不平坦的路上,文憑試只是人生中途站;有人為突破肢體缺陷、亦有在囚少年為博家人認同,在他們眼中文憑試確是挑戰,但成功與否非關鍵,「屋企人支持最緊要」。
就讀耀能協會賽馬會田綺玲學校中六的何景彤,患有先天性多發性關節攣縮症,受病情影響說話較含糊,手指無法伸直,但她稱學習能力與他人分別不大,「只係寫得慢啲,同埋唔寫得咁耐」。景彤小時候手部一度無法握拳,腿部亦因肌肉拉緊須施手術,停學逾月,惟病情未有改善,其母決定不再讓她受手術痛苦,「冇特別治療,佢叫我活在當下」。
在囚少年:家人成動力
面對文憑試卷大量試題,學校特意為她申請加時應試,並獲准每45分鐘休息5分鐘。她視文憑試為自我挑戰,雖緊張成績,「自己畀壓力,想考得好對父母交代」,說到底,在乎的是家人支持。景彤指考文憑試前,每日做練習逾10小時,手部經常感痠痛,母親每天為她搽按摩膏紓緩,讓她倍覺鼓勵。
本身是硬地滾球港隊代表的景彤,近年獲多項國際賽獎項,運動讓她尋獲自信,冀入讀社工系協助同路人,「因為我更加了解殘疾人士需要,想幫番佢哋」。
今屆文憑試有8名在囚人士報考,16歲的阿謙(化名)去年因販毒被判入歌連臣角懲教所,他中四時誤交損友,常於街頭流連至凌晨,經常與家人吵架,阿謙被判入教導所後,家人也沒探望他,「以為佢哋已經放棄咗我」。一個月後,家人赴教導所探望他,令阿謙感動落淚。為給家人驚喜,阿謙加入了文憑班應考。
不過阿謙要在10個月內苦讀3年的課程,初時難以跟上進度,「曾經唔交功課逃避」,但他想起家人支持即重拾動力,細家姐更贈書勉勵,讓他堅持下去。阿謙在老師教導下,愛上旅遊與款待科,現已獲職訓局有條件取錄修讀酒店營運管理(榮譽)文學士。
■記者蕭洛汶、黃金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