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斬「患癌」古樹被指不當

政府斬「患癌」古樹被指不當

【本報訊】政府擬移除古樹名木冊上受褐根病(俗稱「樹木癌症」)感染的古樹,以防止褐根病的病原真菌傳播。中大生命科學學院名譽高級研究員趙紹惠表示,研究顯示褐根病對樹木並非不治之症,抗真菌農藥已可醫治早中期的褐根病,亦可加設支架防止樹木倒塌,批評當局一旦發現新的褐根病樹須於4周內移除的做法不當。

九龍公園「樹王」細葉榕現有支架鞏固。

九龍公園「樹王」好轉

政府指九龍公園「樹王」細葉榕感染褐根病,易傳染其他樹木,她對說法有保留,因「樹王」與柏麗大道同樣患病的細葉榕泥土不相連,不認為「樹王」是傳播褐根病的主因,反指褐根病或透過園藝工人傳播,因他們處理患病樹木時如無戴手套便接觸第二棵樹木或傳播病原。她認為樹木辦缺乏詳細處理患病古樹指引,當局亦沒有監察工人。
截至今年6月中,古樹名木冊有481棵老樹,當中18棵患褐根病,包括九龍公園「樹王」細葉榕及錦田樹屋,病樹中6棵更於一年內才受感染。自2010年樹木辦成立以後,平均每年有13棵古樹被移除,移除速度是以前的3.5倍,趙紹惠質疑樹木辦2015年的指引要求當局一旦發現新的褐根病樹,須於4星期內移除的做法不當,更指政府不應只針對患褐根病的古樹,蛀木生物如白蟻亦會蠶食樹木根部,形成樹木倒塌危機。
另外,曾保育九龍公園「樹王」的綠色力量專業樹木顧問余立安亦指「樹王」有好轉,現在有支架鞏固樹枝,古樹並沒有倒塌危機,政府不應斬除古樹。
■記者蘇惠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