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論:此署無銀5,000萬? - 李平

蘋論:此署無銀5,000萬? - 李平

廉政公署高層異動,引發輿論質疑與梁振英收取澳洲公司5,000萬元回佣有關。但廉政專員白韞六昨日見傳媒,既未解釋李寶蘭未能坐正是否與調查5,000萬元案有關,又未解釋廉署是否向特首辦及行政會議索取梁振英5,000萬元申報資料及是否被拒。在保密、私隱的貼紙上,人們分明看到的是「此署無銀5,000萬」,梁振英是否阻撓廉署調查、白韞六是否為梁振英服務、廉署是否保持獨立性,都受到進一步質疑。

拿保密私隱作為擋箭牌

2014年10月澳洲傳媒踢爆梁振英收受UGL巨款後,新民主同盟等政黨向廉署舉報,要求調查梁振英是否涉嫌觸犯《防止賄賂條例》。當時廉署及律政司的回應尚屬中規中矩。廉署發言人說,若案件涉及特首,廉署定必公正獨立地依法處理,並按既定程序向獨立「審查貪污舉報諮詢委員會」匯報。而律政司發言人說,為免或產生任何偏頗印象,在信納刑事檢控專員、資深大律師楊家雄與涉案人無關後,已授權專員處理,包括決定是否檢控有關人等。
但相隔近20個月後,事件異𥧌突起,應被調查的人穩坐釣魚台,調查的人卻懷疑被降職並辭職。立法會議員何俊仁指,廉署曾向特首辦及行政會議索取有關梁振英有否申報收取UGL5,000萬元回佣的資料,惟接近一年仍未收到回覆,輿論因此質疑李寶蘭是因調查梁振英而被逼走。面對如此嚴重的指控,白韞六不作回應,還拿保密、私隱作為擋箭牌,豈不是此地無銀三百両?
白韞六聲稱,李寶蘭未獲坐正是基於其署任近一年,工作表現未達職位要求。但傳媒和公眾關注的是,這一年的工作表現是否包括調查UGL5,000萬元案件?如果李寶蘭和廉署未對市民的舉報展開調查,當然是失職、未達要求。如果李寶蘭和同事是因為展開調查,向特首辦和行政會議索取資料而被拒,更惹來降職之禍,這就不是工作表現未達職位要求,而是未達梁振英及白韞六的個人要求。

憂廉政蛻化成權鬥工具

白韞六表示,在就李寶蘭署任問題「作出決定之後,我喺事前知會咗行政長官」,但梁振英冇畀意見亦冇參與決定過程。既然廉署內部有獨立的人事任免權,白韞六究竟是在決定後,還是事前知會梁振英?事前知會是不是等同至少取得梁振英的默許?除了這個說法自相矛盾的官式知會之外,白韞六與梁振英是否還有私人知會?畢竟,白韞六當年獲梁振英邀請重出江湖、擔任廉政專員時,已從入境處退休兩年,如此罕見的政治任命,說明梁振英與白韞六應有不錯的私人聯繫。
廉政專員的獨立性、廉潔程度是影響廉政公署形象的最直觀因素。白韞六能否維護廉政公署的獨立性,不只取決於能否維持廉署不受其他機構掣肘,更取決於能否維持廉署不受特首操控,包括案件調查、人事任免。廉政公署是否蛻化成中紀委一樣的權鬥工具,關鍵就在於能否維持獨立性,能否不受特首指揮、不為特首服務。
「香港勝在有ICAC」,而ICAC勝在有I(Independent)。在涉及特首的案件調查問題上,廉署要維持獨立性,一是向審查貪污舉報諮詢委員會滙報,二是向律政司徵詢法律意見,三是接受輿論與議會監察。但遺憾的是,如今不只廉政專員的獨立性受質疑,由梁粉譚惠珠任主席的審查貪污舉報諮詢委員會的獨立性也受質疑。面對「此署無銀5,000萬」,公眾的質疑、媒體的追問、立法會的調查,還能挖出多少真相?

李平
周一至周六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