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屆立法會任期行將屆滿,大小政黨紛紛公佈來屆參選名單。傳統政黨派新人上陣,新興政治組織也來勢洶洶,標誌一個時代的轉變。就算假設建制派能夠保住所有席位,甚或多取一兩席,令他們足以修改議事規則,但議會內的鬥爭及矛盾仍只會不斷加劇。
立法會改選之後,明年初就會輪到新一屆的特首選舉。近日有兩位重量級政治人物就特首的選舉方法或政改問題作出了或委婉、或直接的表態。政務司長林鄭月娥說,特首職位需要更大的民意授權;立法會主席曾鈺成指,來屆政府的任務是要解決香港社會的根本矛盾,而要做到這一點,就需要重啟政改。他們在特區議會行將改朝換代及特首選舉臨近之際的表態,充份反映了政改問題才是香港問題的核心。
2014年其實有大好時機去解開香港政制問題的死結,但北京當局竟然拋出完全違反市民期望的8.31決定,結果引致雨傘運動,也把香港的政局推向死胡同。北京政府也好、特區政府也好,可以繼續自欺欺人高調說政府有力地平息了佔中事件,也可以繼續自說自話地堅持指過去兩年的政治局面惡化,都只是極少數別有用心的人搞對抗。但事實是過去在議會中佔主導的民主派政黨及其元老級議員,過去兩年逐漸失去了駕馭香港政治局勢的能力,不得不向新生代讓路。同時,被視為更激進的政治組織或團體,以更強的本土意識甚至抱持明顯港獨傾向,在過去兩年不斷壯大聲勢,也爭取到不少年輕人的支持。無論選舉結果如何,這一種趨勢已形成,足以證明所謂平息雨傘運動並沒有令北京當局及特區政府更有效地主導香港的政治局勢,反而面對更嚴峻的挑戰及更棘手的問題。
中央對港政策須改弦更張
政改方案被否決之後,北京主理香港事務的官員把話說得很死。香港基本法委員會主任李飛、中聯辦主任張曉明都分別說過,以後要重啟政改都要依據或不能偏離人大8.31決定。不過現在兩位本地當權派人物的表態,足以證明他們都明白,北京那一套錯誤的對港政策,不但解決不了香港當前的問題,勉強堅持也只會令香港政府的困難進一步加深,下屆特首肯定沒有好日子過,下一屆議會肯定會為特區及中央帶來更大的麻煩。
事實上,處理政治問題必須靈活,也必須根據實際的需要作出變革。正如曾鈺成說,香港今天的政治形勢與制訂《基本法》之時已經相去甚遠。林鄭月娥的說法也說明,回歸前的港督或許還可以靠宗主國的委任便足以處理香港事務,但今天的特首已經不能單靠中央政府的背書便獲得市民支持。
制度是死的,決定也是一時的,有甚麼不可以改?社會在變,制度應該作出配合性的轉變。如果有需要,不但8.31決定應該改,就連《基本法》個別過時的條文也應該作出檢討。死抱一套沒有人說得準,也沒有多少人相信的所謂「立法意願」,又或堅持人大8.31決定具有無上權威,因而改動不得,而置香港的現實情況於不顧,對落實一國兩制,對展現中國能於收回香港主權之後也成功治理好香港有甚麼好處?但願當權者不只把眼光放在個別政黨改朝換代及議會改選的議席得失,而能夠看通政制問題才是香港問題的核心,中央的對港政策確有需要改弦更張。
鍾劍華
理大社會政策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