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螢光幕上初次見到這家被CNN稱為全世界最酷的「1200」書店,開設在廣州,老闆是一位作家、建築師、更是一位有心人,當年他曾是一位揹包客,竹鞋芒杖揹包走遍全台灣1200公里的海岸綫,回到廣州後,開了這家二十四小時無休的書店,除了豐富的藏書,店中還預備了床、小房間等讓愛書人、阮囊羞澀的揹包客也有個落腳地方。
看來頗年輕有型的他名叫劉二囍,是位斯文又充滿書卷氣的藝術家;在電子閱讀泛濫的今天,這家書店竟為愛書人帶來空谷足音的驚喜,令人從心底泛起一絲絲溫暖,最酷,酷在那裏?商業化的城市,這種具備人文的關懷不以牟利為主,有感情有溫度有人情味的店,還聘用了不少殘障人士為他們提供就業機會,讓來自五湖四海的愛書人可以在這樣的地方,靜下心來如饑如渴的埋首書堆,書和志同道合的夥伴勝卻人間無數。
冷酷麻木的世界裏,有這樣一家書店,它所代表的意義有多大?正如在香港這個商業化極了的城市,有北河同行這樣的餐廳,關懷着無家可歸,連溫飽也成奢望的流浪者,更有許多及時伸出援手支持這家溫情餐廳的香港人,讓這份善能發揚光大,在紛亂的世界,看到這樣的真人真事,會讓我們的心為之震動,只要人心不死世界還是有希望,正因為世上還有這種竭盡所能默默去行善的人;你看那位幾次被打劫仍死守陣地的旺角睡婆婆,她的不幸引來了多少善心人的捐獻、關懷與慰問,善與惡的分野立見,世界因為好心人而美麗,世界也因為有默默行善者而有了光輝與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