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星期放假一周外遊,臨行前,讀了導演舒琪《我要告別臉書了》一文,頗認同他的觀點,反正外遊期間沒機會上網,決心嘗試一周不看fb。結果發現,地球依然如常運行,我的人生沒甚麼損失,腦袋反而輕鬆了。
記得有次走進港鐵車廂,見到一個約兩歲BB,每當車門打開或關閉時,BB都大聲「呀呀」叫,似是想告訴身旁父母,車門活動多有趣。可惜,BB叫了多個站,他的父母也沒反應,各自各看手機,我好奇偷望他們忙着看甚麼,原來是看fb。可憐的BB,輕易就輸給沒靈魂的fb。
又有一次,也是在港鐵車廂,見到一家四口坐在一起,爸爸忙着看fb,年約4歲的兒子專心玩手機遊戲,媽媽抱着約一歲的BB發呆,四人一直沒有語言或眼神交流,直至下車。那刻,我只想到一句去形容他們:「癡癡呆呆,坐埋一枱」。
我開始思考fb的意義,為何人們總要不停掃fb,即時知道朋友(有些fb朋友根本未見過面)去哪兒旅行、準備食哪間名店的美食、生活有多美好幸福呢?當然,除了朋友動態,fb還有許多資訊、廣告、言論,但重要得要分分秒秒去追逐嗎?
在社交網絡年代,越來越多政客、品牌利用fb做宣傳,但其實fb的訊息十分短命,除非那個post可以被人狂share,甚至洗版,否則轉眼便被海量的新post淹沒。而且,由於fb的訊息實在太多,好多時讓人過目即忘,看了等於沒看。大家究竟在忙甚麼。
高淑嫻
https://www.facebook.com/koc9n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