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俠以武犯禁,但學童習武卻可有效約束自身行為。有研究發現兒童學習講求武德的中國武術,能降低其攻擊行為及專注力問題逾四成,或可避免長大後犯下暴力罪行。
城市大學從12間小學和兒童之家院舍的3,511名6至12歲學童中,篩選315名識別為高危具攻擊行為的學童,如欺凌他人的操控型攻擊者及自衞反擊的反應型攻擊者等,分別編入只學武術、只學武德、同時學武術與武德、只操練體適能4組。各組別需上10節課堂,觀看《霍元甲》、《葉問2》、《功夫》等功夫電影,讓學童模仿角色以武德解決人際間的衝突。
改善專注力
結果顯示同時學習武術及武德組學童的反應型攻擊行為下降42%,操控型攻擊行為下降65%,違規行為下降55%,專注力問題亦下降40%。只習武術或只習武德者的攻擊行為分別跌34%及29%。
11歲的梁顥曦習武4年,性格好動易發脾氣。他說過去被人挑釁會出手打架,但習武後學會武德及忍耐。9歲康爾希習武2年,過去會因弟弟不小心踩到他而動手,但現在弟弟是他師弟,不會隨便動武。鴻勝蔡李佛派第七代傳人李家鴻說現代小孩受父母家人寵愛,少有禮讓、同理心,課程中會教導「不懂打人學打人,學識打人不打人」等武德口訣,學童覺得這些語句有趣會反覆背誦。
■記者林社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