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動員圍太平山高舉正能量,有90後年輕畫家就以細微的生活觀察,探討糾結的負能量。這個名為「微暴力」的畫展,在藝術界小圈子頗受注目。手臂上的瘀傷、緊張下輕咬手指的小動作,在何博欣的畫筆下,統統變了一面鏡子。「社會標籤負面情緒唔好,人人變得好壓抑」,憂傷都市,負能量被壓下,問題沒解決,高舉的正能量,反變得諷刺。12幅躍然畫布上的微暴力,如積壓了的糾結情緒,一觸即發。
何博欣很年輕,但畫風就是古怪。在美國衞斯理大學主修藝術,畢業作瞄準衝擊視覺的「死魚」,以嶄新角度觀照日常,最新舉辦的個人畫展,就探討個人情緒的陰暗面。「自細大情大性,成日俾人批評唔夠成熟,有時觀察啲EQ好高嘅人,發現佢哋都會有小動作,隱隱流露不安,睇到就會覺得輕鬆啲,至少,可以確定情緒未必係一件咁差嘅事,只係每個人表達方式唔同。」滿腦子怪念頭,對世界充滿好奇,熱衷不同藝術形式,注定走創作的路。
厚面皮自薦尋人脈
只是,活在香港,要天馬行空創作卻又不致餓死,還是有難度。「我因為食量少,先未餓死。」她自嘲似的說。2012年畢業回港,新人、沒人脈,決心赤心闖天下的小妮子,夠膽在中上環逐間畫廊派名片自我介紹;又不怕面懵,參加不同展覽的開幕禮,不請自來,旨在識人,「好積極,到處搵地方擺畫,酒吧、餐廳、二手書店,只要係可展示一幅畫嘅牆壁,都唔放過」。
性格積極加上努力創作,這個以優異成績畢業的年輕畫人,終吸引畫廊注意,機會接踵而來。過去兩年,她先後獲邀到上海、北京及韓國等地參與聯展,又曾以萬元賣出作品,開始引起私人收藏家的注意,「雖然都賣出過幾十張畫,但純賣畫現階段始終難以維生,好多時都要藉參與商業企劃賺收入」。與不少國際品牌合作,又為國際電影節及香港話劇團畫插畫增加收入。「呢個展,係商業企劃以外另一條路,希望大家反思內心真實嘅感受,同自己對話。」微暴力展覽至本月15日,可參考以下網址: http://www.artifygallery.com/
■記者呂麗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