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外張揚某某曾是她下屬,的確不只葉劉一人所為。
「我曾指點過他、我曾建議他這樣不行的」,這幾款,我聽過,我真係聽過。靠想當年度日的老人家不少,有位最愛拉後輩的名字落水,某某受過他指點,某某曾經他推介……。如果說來一片老懷安慰,還好,偏偏嘆息連連,本來也許德高望重,靠後浪提高自己地位,反而矮了幾截。
在「我見過喬布斯,我真係見過」系列中,最小兒科是「我同邊個邊個line過」,格局不大,但粉偶像心態,我理解。不過要曬命也曬一些拿得出手的。有次看不過眼,也學人曬曬:「我跟阿乜乜乜通過電話」,果然招徠好奇。但身為寫詞的,要聽導演演員談歌曲內容,跟教車師傅隨身攜帶士巴拿一樣,正常不過,與人分享,只為解密:原來阿乜乜乜講電話正經到近乎枯燥,不搞笑,也沒語尾詞,跟做戲差很遠。
最可怕的是整天強調「我可以幫你找到阿邊個邊個」,專門嚇唬阿貓阿狗,展示人脈上通天庭下達關公,無論中間是否再要搭上搭,最高成就原來只是個人肉電話簿、百搭秘書台,辛苦命一條,曬來作甚。
最多人掛嘴邊的是「我同邊個邊個食過飯」,食過飯當然威過幫人買過飯,但飯腳也分三六九等。有人向我通告同邊個食過飯,暗示他們很熟,我一般唔熟性,盤問到底:吃早餐午飯晚飯還是宵夜?早午兩餐有時限,威極有限,不及晚飯隆重,撈不到一餐宵夜,也不要亂攀關係,以為人哋同你好熟。還有,讓你登堂入室在家中吃,跟在外面解決,地位又不一樣。還有,那餐飯有幾個人吃,十人以上如擺酒,誰曉得你是不是搭檯角色,多個人多雙筷而已。
最後是「我跟阿乜乜乜合過照」。跟名人朋友合照,又樂於公告天下,原沒什麼好說,問題是,如果阿乜乜乜只是無名氏,你會照常示眾嗎?明明幾個朋友飯後拍照,有二人組,有大合照,有名人有無名氏,有人卻只挑與名人單獨合照示眾?最離譜本來是三人照,展覽時無名氏都變了敏感人物,被消失了,我真係見識過。有時漫遊某些人的相簿,生活照幾乎給名人明星包圍,無名氏彷彿上不得他們的檯面,這種人其實笨得可憐,與名人合照不會令自己變名人,倒是讓朋友心寒,一個個走開,最後以冇朋友馳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