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籽:搵食地圖】
這幾年,香港很綠。
大抵是香港人終於識死,知道地球生病了,連帶地球人也會病,但吃藥不如吃素,因為這是對土地、對自己最好的治療。
素食餐廳越開越多,有人選擇逢星期一綠活,有人全情投入來愛素,因為吃素不單純是環保、不殺生,還有好味道!傳統素食跳出螢光酸齋的框框,西式素食也區區有睇頭,實在無理由不吃素!
銅鑼灣酸辣素 主攻後生仔市場
從筲箕灣搬到銅鑼灣已經三年的東后齋,上月重新裝修後,易名本真東后齋,連餐牌也換上了一系列四川素菜!經理Kendrew解釋:「東后齋還是原本班底,只是想一再強調吃純素的初心而改名,加上最近點心老師傅退休,我們就想如何加點新菜式來吸引顧客。」東后齋一向少鹽、少油、無素肉、無味精,廣東素菜偏清淡,大廚張柏權師傅想找反差大一點的四川菜來衝擊食客味蕾,新菜式有以白靈菇來做水煮魚、冬菇茄子做辣子雞丁、金針素肉燥酸辣粉,道道酸辣惹味,五味紛陳,卻一塊肉也沒有,「我以吸引素食和非素食者為目標,所以特別選些惹味菜式,吸引食肉獸。況且,五辛不包辣椒,吃純素也能吃,素又比較寒涼,多吃辣對身體好。」
少鹽少油 不落色素
權師傅是東莞人,十五歲開始跟父親學廚,曾在敦煌等大酒樓工作,年前遇上人生交叉點,得佛教師傅指點,靈光一通,不但放下當時的執着,對佛學和素菜的興趣日漸濃厚,矢志推廣。「好多後生仔覺得信教、老人家才吃齋,好老土,我想改變他們的印象。」為了做好新菜式,他特地到雲南和福建考察,特選有機培植的菌類,讓人吃得安心。他做菜很有心機,竹笙用野生的,浸足兩日又啤水,才做到質感爽滑,索盡麻辣汁,很惹味;酸辣粉的湯每天鮮製,冬菇要先清燉,再加入蘿蔔、旺菜,滴油不加,也不會像坊間素菜店般加素味精,更不會下色素,「你看我的麻辣雞煲只有天然菇菌的黃色,一般紅彤彤的麻辣菜,多少加了點色素,但我們連鹽也少下,怎會加色素?」現在廚房備有最少四款辣醬,花椒八角孑然辣椒,因應不同菜式調校口味濃淡,客人更可選大中小辣,誰說吃素好寡!
本真東后齋
銅鑼灣登龍街28號永光中心25樓
觀塘西式純素 OL最愛午市爆場
中式素食不再限於假肉酸齋,西式素食也越來越受歡迎,不少OL都愛午餐吃沙律,吃罷負擔輕,不會飯氣攻心!觀塘的工廠區,小小的幾條街,已經有六七間素食,東廣場內,本身已經有做中式素食的TH素食,兩個月前,在店旁開了間Veggle Cafe,主打新派西式素食,大廚Derek曾在很受素食者歡迎的中環Life Cafe工作,結業後,和拍檔選址觀塘再大展拳腳,取名Veggle,希望Veggle像Google般容易搜尋。
沙律清新 糙米漢堡飽肚
店子小,餐牌也只有一頁,專做純素,即不用蛋奶,以果仁代忌廉、營養酵母代芝士,才做到美味的西式素食,餐廳食材主要來自美國,而蔬菜則以本地為主。是日沙律可選三到五款,藜麥沙葛、紅菜頭香橙、凍蕎麥麵,醬汁少,多用檸檬和乳酪調味,款款清新。招牌菜有紅糙米漢堡,以紅糙米、菜茸和香料打成的漢堡扒香口不過乾,配上全麥麵包,很飽肚,伴碟的炸番薯條也香甜鬆化,可外加豆腐醬,酸甜帶豆香,配薯條最好。還有素芝士番茄意粉、全麥薄餅等選擇,晚上有甜品如菠蘿布朗尼配純素雪糕,不少非素食者也大讚比原裝好味!難怪雖然在區內算中上價錢,但中午時分也爆場,觀塘OL有啖好食了。
Veggle Cafe
觀塘成業街7號東廣場地下G13A及15號舖
撰文:鍾詠嫻
攝影:伍慶泉
編輯:謝慧珊
美術:黃創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