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論: 大壩堵不住看海 高牆堵不住禁書 - 李平

蘋論: 
大壩堵不住看海 高牆堵不住禁書 - 李平

長江流域自上月底開始遭受洪水、冰雹、山泥傾瀉等災害,據中國民政部統計,至昨日已造成3,100萬人受災、164人死亡、26人失蹤,直接經濟損失670億元人民幣。輿論在調侃武漢、南京、合肥等內陸城市開啟「看海」模式之餘,也再度質疑三峽大壩的功效,更質疑當局凡事靠堵、自欺欺人,終將付出更大代價。

溫家寶曾擬跳江承擔責任

長江中下游洪水氾濫,多個城市嚴重水浸、汪洋一片,因此被戲稱為「看海」。微信、微博等社交網站流傳最廣的圖片不只是這些城市的「海景」,更有當局歷年有關三峽工程說詞的截圖,從2003年的新聞標題《三峽大壩固若金湯,可以抵擋萬年一遇洪水》,到後來的《三峽將全面發揮防洪功能,可抵禦千年一遇洪水》、《三峽大壩可抵禦百年一遇特大洪水》,再到2010年《長江水利委:不能把希望都寄託在三峽大壩上》,讓人不只看到三峽工程的失敗,更看到當局自欺欺人的過程。
然而,官方媒體仍習慣於藉救災為領導人唱頌歌。題為《李克強朱鎔基溫家寶為何都對這件事忍不住發飆?》的文章,在各大網站及微信等社交媒體廣傳,主旨是歌頌三代總理對長江水災的關注,最新鮮事迹是李克強在30多個小時內,轉戰安徽、湖南、湖北指揮救災。最經典金句是朱鎔基1998年在江西九江長江大堤決口時痛斥:「人命關天,竟然搞出這樣的豆腐渣工程、王八蛋工程!」最驚人內幕是溫家寶曾表示,在湖北荊州長江大堤告急時,他已做好準備,如果大堤決壩了,他會承擔一切責任,從那兒跳到江裏去。
無論三任總理說過甚麼、做過甚麼,都未能改變長江流域再次爆發大水災的現實,未能改變三峽大壩不能堵住沿江大城市居民再度「看海」的現實。再看深一層,官媒的宣傳豈不是逆民意而行,似乎忘了古訓:「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中共治國如治水一味靠堵

尤令人感慨的是,這一場水災雖然危害範圍直追1991年華東水災、1998年長江水災,香港也有慈善團體一如既往前往災區救援、在港募捐,但無論災情還是救援,已不再受港人關注。不過,中共治國如治水,對網絡、禁書、民意,都是一味靠堵,對港人來說仍有切膚之痛。
一如三峽大壩治水失敗,中國防火長城也治網失敗。同樣自欺欺人的是,一是翻牆已成為中國網民的常識,只要有心瀏覽海外網站,都不難做到。中國防火長城是資訊自由的障礙、公敵,但不可能堵塞訊息洪流的流動。
二是當局雖然禁止民眾使用facebook、twitter等社交網站,但《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電視台又爭相在facebook、twitter開設戶口,《人民日報》更曾吹噓其facebook專頁有460萬個粉絲,中共總書記習近平訪美時官方也推出其facebook專頁。
中共怕洪水、怕資訊流通,同樣怕文化傳播。從晨鐘書局老闆姚文田在深圳被判囚10年,再到銅鑼灣書店五子被失蹤,中共正在中港之間設立高牆,阻止所謂禁書由香港流向中國。然而,無論文化潮流,還是普世價值潮流,豈是中共所能堵塞?一如《蘋果日報》前社長董橋的作品被中共列為禁書,但中國文化界、傳媒來港拜訪、採訪董橋的人士仍絡繹於途。中共的禁書高牆最終只會同防火長城一樣形同虛設,以失敗告終。
周一至周六刊出
李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