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籽】遊橋咀洲睇「菠蘿包」 珊瑚區浮潛消暑

【旅遊籽】遊橋咀洲睇「菠蘿包」 珊瑚區浮潛消暑

【旅遊籽:假日散心】
香港地質公園分西貢及新界東北兩個園區,橋咀洲跟糧船灣同屬西貢園區。橋咀距離西貢市中心只需20分鐘船程,有多間船公司開設接駁服務,假日接載很多遊人前來,在石灘嬉水、浮潛,順便觀賞億年趣怪岩石。

路線二:橋咀洲景區
橋咀億年岩石×廈門灣靚沙灘

橋咀洲是香港面積最小的離島郊野公園,連島沙洲是島上的地標景觀。

從橋咀洲碼頭下船後,會先經過沙灘,沙灘上遊人不多,但大量膠樽垃圾觸目驚心,緩緩步行至連島沙洲附近,發覺水質頗清澈,很多人自備潛鏡、呼吸管玩浮潛,石縫之間不難見到小魚、石螺、海參,樂得小朋友大喊大叫。香港人為食,據指部份人會帶走海參,Charles指此海參不同市場買到的海參,肉質粗糙堅硬,體形較細,而且在地質公園帶走一沙一石都屬違法。想未來仍可觀賞,眼看手勿動是常識吧。
連島沙洲是橋咀洲的地標景觀,因海浪將沙石帶到島嶼岸邊,沙石慢慢沉積形成天然沙洲,將橋咀洲與附近的橋頭島連接。潮退時遊人可沿沙洲步行至橋頭島,由於沙洲兩邊有海水拍來,感覺似摩西過紅海。但潮漲時海水會掩蓋沙洲,橋咀洲與橋頭島變成兩個分離的小島,倘若預錯時間前往橋頭島,潮漲後隨時走不回橋咀洲。當日橋咀洲潮退得厲害,露出大片沙洲,島上源自白堊紀的火山岩紛紛現身,如火山角礫岩、流紋岩,岩石表面分別蘊含億年火山碎屑、熔岩流動的紋理,殘留住一億四千萬年前香港火山不斷爆發的遠古記憶。沙洲上還有著名的「朱古力菠蘿包」, 即受風化、像洋葱般一片片剝落的岩石。連島沙洲附近有條鮮為人知的郊遊徑,走至高點可遠眺滘西洲和牛尾海,景色怡人。沿山路走可直達橋咀洲另一頭的廈門灣,相比橋咀較為乾淨,算是水清沙幼,但由於有船直達,假日通常很多人。

橋咀洲上有大量火山角礫岩,內含大小不一的稜角狀火山碎屑。

當半凝固的熔岩彈於半空,跌落火山灰堆中,冷卻後火山灰凝結成岩石,岩石內便藏了黑色的「火山彈」。

橋咀洲潮退時會露出大片沙洲,潮漲時海水會掩蓋沙洲,變成兩個分離的小島。

「朱古力菠蘿包」即受風化作用裂開、剝落的岩石。

岩石未被風化剝落前的原貌。

流紋岩蘊含億年前熔岩流動紋理。

橋咀郊遊徑的最高點約136公尺,可遠眺西面滘西洲及東面牛尾海。

橋咀水質清澈,吸引很多人去浮潛。

去年重新鋪設的郊遊徑,連接橋咀沙灘及廈門灣。

相比橋咀沙灘,廈門灣算是水清沙幼,但假日泳客較多。

橋咀沙灘上,常有大量垃圾。

水底後花園 浮潛拍攝忌閃燈

香港人愛去東南亞浮潛或潛水,其實有香港後花園之稱的西貢,水質和生物多樣性都不會輸蝕。橋咀洲除了是地質公園,亦是珊瑚保育區,根據漁護署2014年的珊瑚普查,橋咀東、北面都錄得七成以上的石珊瑚覆蓋率,香港的造礁石珊瑚品種更佔全球一成。由於橋咀方便易達,水流清澈,故是香港潛水熱點及熱門潛水訓練場,旺季假日,橋咀水底必定很熱鬧。有十多年潛水經驗的吳振宇(John)是橋咀海底常客,他身兼多職,包括海底攝影師、潛水教練、船長、海底攝影器材店負責人,曾經代表香港參加海底攝影比賽。John笑道:「首先想釐清謬誤,大家經常話帶氧氣筒玩水肺潛水,其實是空氣筒才對,吸氧氣筒會死人的。」

John在橋咀水域向水面拍攝,可見水質澄澈。

近年水質改善 小心踢壞珊瑚

John指近年香港水質有明顯改善,每年1至6月、9至10月水流特別清澈,適合潛水。天朗氣清的話,水底能見度可達十米八米,在橋咀水域不難見到多種珊瑚群,如牡丹珊瑚、陀螺珊瑚、鹿角珊瑚等,而珊瑚群及幼沙區域會常見小丑魚、娃娃魚、葵蝦、蝴蝶魔鬼魚徘徊其中,好運的話甚至見到海蛞蝓、八爪魚。
John強調睇還睇,一定要小心自覺,「蛙鞋不要觸碰到珊瑚及沙泥底,不要以為珊瑚好硬淨。」尤其海底攝影新手,一不留神就會踐踏到珊瑚。珊瑚普遍成長速度緩慢,部份品種已生存海底幾百萬年,每年只能生長幾厘米,但一受到破壞,往往要十多年才可自我修復。除了怕以後不能觀賞,尊重海洋生物的生活,亦合情合理,所以進行海底攝影時,John避免用強光燈照射,以免某些動物感到驚恐逃去,甚至嚇到離巢。「寧願齋睇,影不影到靚相是其次。觀賞到海底生物活動已經好滿足,要記得我們只是探訪者。」現在海底拍攝的門檻降低,幾千元一台幾十米防水的DC相機,已能進行水底拍攝。

吳振宇(John)。

海蛞蝓多依附在珊瑚群生活。

紅毛蝦。

指腳沙鰍。

藍圈八爪魚,含劇毒。

稜鬚蓑鮋。

園內其他景區

地質公園分西貢及新界東北兩個園區,佔地約50平方公里。西貢園區主要觀賞火山岩,如六角柱岩石,景區包括橋咀洲、糧船灣、果洲群島及甕缸群島。新界東北主要看香港四億年來形成的沉積岩,景區有赤洲、赤門、印洲塘及東平洲。

新界東北園區:印洲塘 

海岸有個外形宛如印台的小島,因而得名印洲,有「小桂林」美譽。

西貢園區:果洲群島 

主島包括北果洲、南果洲和東果洲,島上是荒蕪曠野,有獨特迴旋狀石梯。

記者:臧諾
攝影:許先煜
編輯:李寶筠
美術:吳子豪
水底圖片由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