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官捐贈者或現斷層醫生籲先將意願通知家人

器官捐贈者或現斷層
醫生籲先將意願通知家人

19歲求肺少女勞美蘭去年因等不到合適屍肺病逝,引起社會對死後捐贈器官關注。惟當關注熱潮過後,捐贈情況仍未見改善,近年整體器官捐贈更有下降趨勢。香港移植學會會長翟偉良醫生指出,現時多數捐贈者為中、老年人士,網上登記願意死後捐贈者則多數為年青一代,故擔心未來20、30年捐贈器官會有「斷層」,呼籲市民若決定死後捐出器官,應盡快進行登記,並將意願通知家人,讓死後捐贈器官過往順利。

記者:梁麗兒

數字顯示,每百萬港人只有5.4人死後會捐出器官,比英國及美國分別每百萬人有20.4人、27人為低。全球最多人死後捐器官為西班牙,每百萬人有36人死後會捐出器官救人。

翟指,過去3、4年,本港的捐贈器官宗數一年比一年少,在2012年,屍腎捐贈有84宗,但之後持續下跌至去年及前年,分別得66宗及63宗。以往捐贈者主要為意外身亡人士,例如工業意外、交通意外等。隨著大眾安全意識增加,意外宗數減少,現時捐贈者大多數是因腦中風引致腦幹死亡的人士,主要為50至60歲或以上人士。

家屬逾半拒絕捐器官的原因,翟稱,包括死者生前無提及捐贈意願或希望保留全屍等觀念,「家屬通常會話阿爸或阿媽之前無提過要捐,最後家人無共識,所以決定唔捐」。他指,市民要諗清楚若希望死後作可幫人,就要生前去做網上登記,並且與家人講出意願,待死後可較容易做好器官捐贈的安排。

政府的中央器官捐贈登記名冊,截至今年5月31日,累積共有204,451人登記,去年及前年分別有29,357人及19,868人登記。衞生署及醫管局近年積極推廣死後捐贈器官的文化,翟指,大部分上網登記者都屬於壯年人或較年青人士,若要待他們踏入年老死後才捐器官,擔心未來20、30年會出現捐贈器官的「斷層」。現時器官捐贈的推廣活動,如同推行生死教育,鼓勵市民在生前盡早決定是否捐贈器官,等同處理死後財產一樣,同時要將意願告訴家人,有助捐贈過程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