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公屋輪候冊申請突破28萬宗,為增加房屋供應,政府不斷透過改劃土地用途興建房屋。其中青衣青鴻路公屋發展項目,政府將該幅土地由「休憩用地」改劃為「住宅」用途,原訂最快2020年完工。但房屋署署長應耀康昨透露,有關用地因城規會需時審批,要延遲落成,估計有約3,000個公屋單位受影響。
應耀康:城規會需時審批
房委會昨午舉行公開例會,房屋署署長應耀康稱,長策會未來10年建屋目標,要興建46萬個公私營單位,當中28萬個是公營房屋,包括20萬公屋及8萬個資助房屋單位,他承認要由於土地失衡等問題,要達至供應目標具有挑戰性。
政府近年為增加房屋供應,不斷改劃土地用途興建房屋。其中青衣青鴻路公屋發展計劃,地盤佔地約4.29公頃,毗鄰青鴻路遊樂場。政府去年向城規會申請將「休憩用地」改劃為「住宅」用途,興建約3,000個出租公屋單位,項目原本計劃2020/21年完工。
不過,應耀康昨透露,青鴻路公屋發展項目,因城規會需更多時間審批,需延遲落成,「會超出未來5年(計劃)」,涉及約3,000個公屋單位。他又稱,位於新蒲崗的綠置居先導計劃,當局計劃今年下半年預售。
去年公屋食水含鉛事件引起全港公屋居民恐慌,應耀康透露,涉事承建商為11條鉛水屋邨更換公共地方換喉工作進度大致理想,下一步會為受影響居民更換單位內的喉管,但因涉及複雜技術及執法等問題,已要求承建商擬備不同方案,減少對居民影響。
■記者譚靜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