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街時落雨,好多人都會隨手買一把遮,一把能用上十年的遮會是甚麼概念?你與我都未必能理解得到!用料一定要好靚?遮骨一定非常硬?每次用完都要好好保養?可以說是全對的,不過訪問香港遮王——邱耀威時,他反而一次又一次手把手的教記者開遮與閂遮。
大隱隱於市的邱耀威,在深水埗北河街街市旁騎樓底開了一間數十呎小舖「新藝城」,坐紅Van經荔枝角道出旺角時,你或許會被他門口自家DIY的膠樽風車吸引,不過望上一點的招牌,可是寫着「清道光二十二年」!「其實我在深水埗只開業四十餘年!不過我的祖上由1842年的道光二十二年開始做遮,到我這個第五代傳人,還在賣遮呢!」他慨歎現代人不懂愛惜身邊物事:「一把遮由零開始做起,起碼要三小時,如果你不懂如何開遮,只需一次開合間,整把遮就報廢了,當中不涉及遮的質量好壞與否問題;好的遮不懂使用,都可以一手開爛!普通骨的廉價遮,懂得使用,用上十年也是可以的。一開一合間令一把遮報廢,不覺得浪費嗎?下雨天時開壞遮,沒遮可用,不狼狽嗎?每把遮用上一兩次就報銷了,這環保嗎?當中不涉及你幾有錢或壞了可再買的問題。」
行家不喜歡他!這些說教會令大家賣少很多遮!顧客不喜歡他,太多說教了。記者自爆在這裏買了幾次遮,認認真真的聽一次也沒有,今次就認真一點吧。「開遮要訣,是先用一手拿着傘布,直線將遮柄拉出,切記不能旋轉,否則骨位及接駁位會扭爛;開遮也有口訣,就是『震震上』,先震動傘布,令傘布自動張開,震開至九成時,才最後一手將中間鎖位推上,傘子就是這樣打開了!」開遮還有點小竅門:「落兩後傘布會被水互相吸實,如你打橫傘子打開,你一按掣,它也會馬上打開,不過上面的傘布是黏着的,所以會開得較慢;下面的傘布是不會黏實的,所以會開得較快,這樣上、下兩邊的開遮力度不一樣,就會把傘骨弄壞!所以建議開遮時一定要指向天成直線,可放高一點,這樣就錯不了。」
遮王說懂開遮的人只有百分之二,而懂收遮的人更是絕無僅有:「收遮技巧不是太多人懂,先輕手收起遮的傘面,再一手執布位、另一手一拍收起遮柄;之後執遮柄的手改執着遮骨,揸傘面的手改為整理傘布,包實起來就完成了!」收遮收得好,不是全為美觀,好處是可令傘骨排列得更整齊,不會因而長期扭力令遮骨扭壞,傘子才會耐用。
查詢:新藝城(深水埗荔枝角道314號B1)
記者:朱崇德
攝影:徐振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