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兩年前聯想(992)收購摩托羅拉,主席楊元慶曾揚言在四至六個季度內手機業務可以收支平衡,惟至今仍未錄利潤。楊元慶於股東會後終承認移動業務仍是整合及投入時期,料要多一至兩年時間才獲得回報。換言之,聯想手機盈利之路仍遙遠。
記者:胡仲邦 余麗明
楊元慶指,聯想在收購摩托羅拉業務中遇挫,包括未預料會現滙兌問題,影響整合速度,故需時消化整合才可見效。
「只發展電腦 令業績更差」
他直言看好移動市場業務,將會是公司重點項目,如公司只發展電腦業務,只會令業績更差。惟他稱聯想在移動業務上仍然是新的經營者,現只發展了五至六年。他預計一至兩年後,移動業務會為公司帶來回報,期望與電腦業務一樣,擁有領導全球的地位。
雖然楊元慶推遲手機業務的回本期,惟聯想股價昨日造好,收報4.66元,升0.04元或0.8%。不過,如由去年初的歷史高位14.3元比較,至今跌幅已超過67.4%。
首席財務官黃偉明提到,董事暫未有固定金額來回購股份,但會就投資的收益和總體的市場環境來考慮。楊元慶表示公司短線投資回報可能未如理想,但公司的戰略和發展有利長線投資,或會購入股票以顯對公司信心。
事實上,自聯想收購摩托羅拉後,雖然收入有所增加,但業績表現一直未如預期,更在去年中期業績公佈,產生5.99億元(美元.下同)的重組費用及3.24億元的庫存費用,令公司上半年的錄得高達6.09億元的虧損。去年全年,移動業務雖然錄得97.79億元的收入,惟撇除與併購有關的非現金費用後,仍錄得4.69億元的稅前虧損。
手機業利潤恐持續受壓
不過,聯想借摩托羅拉進軍國際市場,或受當地手機製造商競爭。例如在印度,有手機廠商Ringing Bells Pvt推出僅4美元(約31.2港元)的智能手機,借低價手機吸客,再以廣告及市坦營銷等合作賺錢,或令智能手機不斷出現減價戰,手機品牌的利潤持續受壓。
至於Google因出售摩托羅拉而獲得的聯想股份,部份上月蝕讓沽出。被問到聯想與Google的關係,楊元慶指出,Google減持並不影響雙方合作,雙方正在合作Project Tango項目,關係十分緊密。而英國脫歐會否影響公司盈利,黃偉明表示歐洲僅佔聯想兩成業務,影響不大,公司將密切留意滙兌變化及整體經濟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