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國家盃進入倒數階段,表現穩定的德國,教練路維除了領軍出色,最令人印象難忘的,應該就是他不注重個人衛生的核突怪癖,不雅程度他認第二,相信無人敢認第一。
這位教頭當眾「採礦」挖鼻孔已非新鮮事,誰不知今屆還行動升級,接連公然搔重要部位,搔癢後還將手放到鼻前聞一聞,非常重口味。雖然路維曾在記者會上就這些壞習慣公開道歉,聲稱是過於投入比賽,令腎上腺素飊升,在無意識下做了那些行為,並承諾將來多加注意。可惜他在十六強對斯洛伐克時,再被鏡頭拍到摸腋下,摸完又將手放到鼻前,聞一聞自己的「味力」。
從運動心理學角度,他的行為有何解釋?ISPA香港國際運動心理學院總監翁健輝(Nathan)解釋,挖鼻孔、摸腋下甚至咬指甲等行為,一般可稱為「重覆性身體相關小動作」(Body-Focused Repetitive Behaviours,BFRB),「其實都是些不太衛生不太好看的行為,成年人會不經不覺,尤其在大賽這類需要高度專注的環境下,有機會不自覺做回一些童年時期習以為常處理壓力的行為。」對於他解釋因為腎上腺素飊升,才無意識做出那些行為,Nathan指腎上腺素的作用是處理戰鬥或逃跑反應(fight or flight response), 令人進入緊張及作戰狀態,並非導致BFRB的主因。
Nathan 補充,若然有關行為達至病態,會形式強迫症,令當事人在事後倍感自責和內疚,屆時就極有需要進行心理治療,例如提升當事人對自身行為的認知程度(awareness)或追溯到早期成長階段構成該不雅行為的原因等等。當經過有關治療,令人困擾的BFRB就會相應減少。
參考資料:
Ellen J. Teng, Douglas W.Woods, Brook A. Marcks, Michael P. Twohig."Body-Focused Repetitive Behaviors: The Proximal and Distal Effects of Affective Variables on Behavioral Expression". Journal of Psychopathology and Behavioral Assessment. March 2004, Volume 26, Issue 1, pp 55-64
記者:余瑋
攝影:徐振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