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派分崩離析,不同派別相互攻訐,以至在7.1遊行中有肢體動作。其後,疑似何韻詩的私人facebook賬號對有關事態給了haha,於是引來本土派攻擊。在我前兩天的文章留言中,有人問為何不表態支持激進本土?好像支持民主就一定要歸邊。我可以不歸邊嗎?
在香港無日無之地發生中共港共侵凌香港傳統價值體系、不斷挑戰香港人的道德底線的時刻,為民主抗爭的人士卻不是集中精力於大方向,而是汲汲於在雞毛蒜皮的事情上內鬥。
我年事已高,一向只論政而不從政,很少身體力行地參與抗爭行動,但我對所有投身民主的人士,都抱敬意。他們的團體做錯了,我會指出,但對於個人,我總是筆下留情。因為我知道,即使現在許多人批評的泛民中人,他們開始參與民主運動時,都不容易,都付出個人代價。至於年輕一代,他們更要冒着犧牲個人前途的風險去從事社會抗爭。我只寫文章,或者可以冷靜觀察而提出一些愚者千慮之見,但真覺得沒有資格對作出犧牲的人肆意批評。罵罵容易而且過癮,但真要付出代價去做就很難沒有種種考慮了。
何韻詩前年參與佔領運動後,反佔中派找了九十年代一段梅艷芳接受訪問的影片,在網上流傳,題目是:「反佔中梅豔芳怒搵何韻詩算帳」。在這段訪問中,梅艷芳說過去積極支持八九民運,但現在中國已向好的方面發展了,「我們應該在後面支持,不應該去踩。我們想中國好。」
這段片也許觸到阿詩的痛處了。在許多場合,阿詩講到她的師傅都會眼眶泛紅。如果說,梅艷芳若仍在生將不支持佔領運動的話,何韻詩情何以堪?
但是,我想到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的一句話:「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亞里士多德的老師是柏拉圖,他十七歲便開始跟柏拉圖學習,非常敬重柏拉圖,但亞里士多德與老師在許多問題上有衝突,常常各持己見,亞里士多德說這句話的含義是:他不會因為與老師意見不同而遷就老師,但也不會因為更愛真理而不愛老師。他只是更愛真理。相信他的老師也希望他能更愛真理。這樣,學問與德行才能推向前,人類才能不斷進步。
梅艷芳支持八九民運,在那個時代作這種選擇比較容易。整個大氣候使她不需要有甚麼犧牲。然而,今天香港的演藝歌藝界已經大不同。何韻詩的犧牲是非常明顯的。梅艷芳若在生,是否作同樣選擇我們不知道,是或不是,都不妨礙何韻詩「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她還沒有老師當年的名聲,她的事業更是在上升階段,因此她參與民主運動的付出與犧牲都大得多。
這樣的藝人在現時香港可以說鳳毛麟角了。對於這樣的人,公道些吧。她是獨立的個體,沒有必要叫她歸邊。在歸邊派眼中的錯,即使有,也是不掩大瑜的小疵。
討論、批評、攻訐,儘管都有助於真理的探求,但我懇請各民主派網友,珍惜羽毛,尤其是稀有羽毛。我們不容易再找到另一個何韻詩。
周一至周五刊出
李怡
http://www.facebook.com/mrleey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