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醫生反對醫生註冊修訂條例,因擔心政府藉操控醫委會引入低質素海外醫生。醫委會有限度註冊名單中,有11名醫生的中文名字用簡體字。有醫委會委員指,他們主要是在兩間大學醫學院接受培訓的內地醫生,亦有內地醫科畢業醫生藉有限度註冊在港執業逾10年。該委員指本港醫生沒歧視任何國籍醫生,只擔心若親政府委員增加,難以就有限度註冊申請把關。
受聘港大中大
政府曾指現時醫管局透過有限度註冊聘請的海外醫生,沒有來自內地。但在醫委會有限度註冊名單,有11名醫生的中文名字用簡單字,均受聘於港大或中大醫學院。醫委會委員林哲玄表示,他們主要是於兩間大學醫學院接受培訓的內地醫生;另有內地醫科畢業醫生,在外國受訓後由本港大學醫學院透過有限度註冊聘請,之後甚至獲終身教席,但仍須每年就有限度註冊向醫委會申請續期。
林續指本港醫生無歧視任何國籍醫生,只擔心若親政府委員增加,而日後當政府以醫管局人手不足為由,大量聘請有限度註冊醫生,親政府委員在壓力下變成舉手機器,令醫委會無法把關。
政府建議將有限度註冊年期由1年增至最長3年。蔡堅擔心只增加委任業外委員,而不同時增加選舉產生醫生委員,政府日後可隨時動員在醫委會內修改條例,便利海外醫生透過有限度註冊來港執業。
■記者陳沛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