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樂好易:將健身行業推倒重來

體樂好易:將健身行業推倒重來

有健身中心疑陷入財政危機,導致會員、教練、員工也人心惶惶。報道指有消費者在數月前已預繳多年會籍費用,更有會員被游說以分段形式購買數十萬元私人教練計劃。毫無疑問,健身行業在這十數年間發展迅速,不論健身中心的數目、會員人數及從業員也快速增長。但是在熾熱氣氛的背後,其實很多問題在多年前已浮現。
首先大量健身教練湧入市場,但教練的學識及教導水準參差,又要兼顧銷售,在利益為先下,客人的運動效果及安全並非置於首位。多年來大家也曾聽見很多健身教練的負面消息,如上堂時間不足、動作編排不宜、不斷游說加堂等,使公眾對整個健身行業也抱着負面的看法。

監管不足 業界放肆

另外,政府監管也欠缺效率,香港的健身中心背負着亞洲數一數二昂貴租金,故需用盡技倆去吸客,並以不同的銷售計劃去減少客人流失,以求生存。正因如此,很多灰色的營商手法湧現市場,令很多消費者也墮入其中。歸根究柢,就是政府早早對這行業的監管不足。在差不多零制度下,健身中心的銷售方式越來越過份,但政府部門對相關行為所提出的阻嚇對維持健康的交易環境完全起不到作用。
此外,因未有監管健身教練的質素及操守,現在整個行業猶如一盤散沙,香港要成為健身教練並不需要任何註冊,其實這對客人是相當危險。若香港要大力推動專業及普及運動,一個公認的教練註冊制度和架構是不可能缺少,這樣才能保證業內的質素及大眾的運動安全。現時整個行業也要面對一個難關,就是重新向公眾建立健身中心及教練的正面觀,但樂觀去看,推倒重來又有何不好。
撰文:聖雅各福群會永嘉諾健體中心經理陳國雄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
隔周四刊出

想輕輕鬆鬆健康?記住留意健康蘋台
http://health.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