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面乳微膠珠 污染海洋

洗面乳微膠珠 污染海洋

【本報訊】含柔珠的洗面乳近年大行其道,綠色和平調查發現逾八成人不知柔珠就是微膠粒。記者抽查零售店產品,發現強生、洛之泉的洗面乳成份含塑膠。香港教育大學科學與環境學系助理教授霍年亨指,他的研究證實香港海域打撈的微膠珠與潔面乳的微膠珠有99%相似,微膠珠更會吸附水中有毒物質,例如驗出殺蟲劑滴滴涕,海洋生物會吞食這些毒物,影響食物安全。
記者在超市和化妝品店抽查潔面產品,發現最少3款列明含聚乙烯(Polyethylene),包括洛之泉Swiss Rituel日用磨砂潔膚凝膠、強生旗下Clean & Clear毛孔潔淨洗面露、Neutrogena深層柔珠洗面乳。過去有調查指出市面44%清潔用品含有微膠粒。

綠色和平指,文獻顯示170種海洋生物發現微塑膠。

吸附殺蟲劑影響食物鏈

霍年亨在香港海域打撈微膠珠,發現與某品牌的磨砂產品微膠珠有99%相似,他指濾水和排污系統不能隔絕微細膠珠。本港西部海灘微膠珠在雨季特別多,每平方米平均有逾9,000粒,是東面海灘9倍,懷疑膠珠來自珠江口。他又抽驗過香港海域、河流和海灘,證實膠珠會吸附水中有毒殺蟲劑滴滴涕,擔心海洋生物吞下膠珠一併吸收有毒物質,影響整個食物鏈。
綠色和平今年委託浸大進行電話訪問,發現八成人不知潔面產品的柔珠就是微膠粒。綠色和平資深項目主任連佩怡指,港人不了解微膠粒對環境影響,文獻顯示170種海洋生物體內發現微塑膠,有研究指吞食微塑膠影響蠔的生殖能力、令魚類的腸狀變形。她促請化妝及個人護理產品停止在產品中加入塑膠,港府應仿效美國、加拿大,管制含微塑膠產品的生產和銷售。
環保署指,當微膠珠的研究方法較成熟時,會考慮在港進行研究,評核對本地的影響和引入規管的需要。根據現時監測資料,本港海水、沉積物和海洋生物中的有毒物質水平偏低,相信微膠珠造成的潛在環境影響較低。
■記者潘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