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國盃八強階段結束,為球迷帶來不少啟示,首先的是與車路士有關:夏薩特在車仔上季只交出三個助攻,但在歐國盃僅五場波就交出四個助攻,這樣落力,似乎他與隊友並無如傳聞般與教頭韋莫斯不和,不過與前領隊摩連奴就肯定有「唔妥」。
那他又能否與新帥干地好好共事?我反而更擔心干地是否適合車仔。雖然他帶領意大利八強出局也廣獲好評,但他賴以成功的,卻是紀律和整體踼法,最適合人腳不算突出,但集體意識夠強的隊伍。而車仔卻與意軍相反,正是粒粒皆星但不夠團結。不過,這些可能也與夏薩特無關,因為他來季可能已改穿白色戰衣。
今屆八強賽事有另外一個特點,就是沒有球隊能顯示出強隊應有的霸氣,反而威爾斯(紅衫)、八強出局的意軍和冰島,成功的法門正是「弱隊意識」。以威爾斯淘汰比利時一役為例,雖然威爾斯後防人腳級數不高,但勝在防守意識強、後防永遠夠人,且回防速度快。
反觀比利時,以前場球員為重心,加上之前大勝一場,抱着一心想圍攻對手的「強隊意識」,令後防人腳不整的問題被嚴重放大。其實今屆缺乏星味的意大利,正是明白自身的不足,以弱隊意識來應付今屆賽事,才大獲好評。
原來有時候要「贏」,不一定要靠強攻、靠威嚇;懂得適時放下好鬥的意識,甘於做弱勢的一方,可能更事半功倍。這點對政壇領袖,更是重大啟示。
方柏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