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籽】V7引擎紋上身 復刻戰車的震動回憶

【汽車籽】V7引擎紋上身 復刻戰車的震動回憶

【汽車籽:軸芯人物】
人大了,對緬懷、尋夢只會越來越渴求,情意結更是很多男士的死穴。18歲時人生第一部車是Moto Guzzi V50,35年後的今日能夠再次擁有Moto Guzzi,一部全球限量1,000部的V7 II Stornello,雖然貴,但Doody認為物有所值,因為這是買回一個回憶。「一撻匙、一按掣,引擎隆隆的震動聲,真係乜嘢回憶都返晒嚟。」愛得有幾盡,盡到要在小腿紋上這個V7引擎。

電單車在香港屬於冷門玩意,擁有歷史悠久的意大利品牌Moto Guzzi戰車的人就更少,皆因這品牌多年來在本地都沒有代理,只有小量水貨。去年,Moto Guzzi正式進軍香港,引入V7 II系列三個型號,今年就帶來一個這系列的全新特別版,V7 II Stornello。全球限量1,000部的Stornello,是紀念七十年代面世的Stornello 125 Scrambler,將這部越野車經典再次復刻。據說香港只有兩部,其中一部的車主是李先生(Doody),他在35年前已擁有Moto Guzzi,「18歲考到牌,行街路經見到當年的V50,第一眼已經十分喜歡。」雖然他當年考慮過當時得令的Yamaha RD350,價錢又平一截,但最終還是選擇了V50作為人生第一部車。「嗰時乜都唔識,只知道RD350要用腳撻咁麻煩,而V50是用電撻,一㩒掣就着,加上是意大利原廠,鮮紅色車好有型,覺得很罕有又吸引。」

Moto Guzzi V7 II Stornello復刻七十年代的Stornello 125 Scrambler,全球限量1,000部。

Doody的小腿紋了V7引擎的圖案。

豬鼻圓形頭燈是復古車特色,配鋁合光飾板,搶眼。

輪圈鋁合金沙板上刻了品牌的飛鷹標記。

Arrow橫置死氣喉同樣是啞銀色。

皮椅比普通版的用料更靚,尾端繡上品牌字樣。

油缸兩側加上防跣黑膠墊,十分貼心。

腳踏及尾迫力腳控增長加大,方便翻山越嶺時站立操控。

氣喉升高在車身中間,方便車主涉水行駛。

錶板設計簡約,有經典復古味。

限量版 啞銀鋁合金配備添收藏價值

不過Doody玩了一年多便賣掉了V50,考到私家車牌後便轉玩四個轆。雖然三十多歲時買過部Honda CBR250,但因工作關係,擺多過揸,轉頭又賣掉。直至兩、三年前,他才真正重拾揸電單車的樂趣,「身邊朋友玩電單車,加上見到Honda MSX125這部125cc車仔,細細架十分可愛,於是買來玩過吓癮。」連同一部KTM RC390,他共擁有三部車,三車各有特色,不過他最欣賞還是Stornello的經典復古味,「其實很多車友問我為何要買這部車,又話貴又話冷門,我就覺得是買一個回憶。這車十年後廿年後的款式也不會變,我又很喜歡,所以我買回來儲。」作為限量版,也有些獨特配備,加強收藏價值,例如大圓車頭燈上的飾板、前後輪圈沙板及車側橢圓飾板,皆以啞銀色鋁合金製造,飾板上更刻有品牌的飛鷹標記,Doody笑言標記凹了便大件事。
定位為越野車,Stornello不失應有的攀山越嶺功能,後輪用菠蘿胎方便行駛沙石爛路,其次是Scrambler特色的Arrow橫置死氣喉,升高在車身中間,方便經過溪澗涉水的路段。「它的腳踏及車尾迫力腳控同樣增長加大了,讓你走越野路時可以企起身來揸,所以只需要輕輕力踩尾迫力腳踏,制動反應會立刻來。」沿用V7 II系列的744cc橫置90度夾角V2引擎,經調校後,馬力維持48匹,扭力輕微升至6.08kg-m。雖然性能不算高,但配合全新六速波箱、座高及腳踏等調節,連同一些電子穩定系統,令Doody駕起來十分舒適,「引擎低轉扭力大,轉波又容易操作,懸掛偏軟,駕駛感覺好舒服,遊山玩水一流。不過,它的缺點是極力子偏重,其次是太過高速的話,軚有一點晃動。」說到尾,他最愛是引擎的震動聲,「我好喜歡引擎發出的隆隆聲,懷舊感覺十足,三十多前回憶即時湧現,因為以前副引擎都係咁兩邊震動的。」看見他那滿足的笑容,感覺就似跟初戀情人相遇般回味。為了這份回憶的愛,他更在小腿上添了這個V7引擎紋身。

兩年前因買了Honda MSX125而開始重投電單車世界。

他經常駕着KTM RC390跟車會會員遊車河。

當年放棄了V50,卻珍藏了頭盔留為紀念,頭盔現已停產。

Moto Guzzi V7 II Stornello規格

引擎:744cc四衝風冷90度V2汽缸
馬力:48hp/6,700rpm
扭力:6.08kg-m/3,250rpm
傳動:乾式單片六前速軸傳動
售價:$135,000
查詢:Moto Guzzi HK 土瓜灣炮仗街150號地下

新六速波箱令這車更容易操控。

點揀人生第一部戰車

Doody人生的第一部車選了Moto Guzzi V50,其實身為電單車新牌仔,考牌後應該如何選擇第一部車,外國汽車網站lazymotorbike就提供了一些貼士,大家不妨參考一下。

Doody保存18歲時跟第一輛電單車V50的合照。

1. 勿買dream car

即使你如何期盼考牌後可以騎着你的dream car四圍走,但第一部車一定不可以是dream car。因為路面經驗及技術是需要長時間鍛煉,Dream car只會阻礙你提升駕駛技術,一句到尾,唔捨得揸唔捨得花,練鬼咩!

2. 買二手車

路面經驗是靠行車里數累積,大部份電單車車主通常第一架車駕駛幾年便會賣掉,二手車價較相宜,揸完賣掉也不會跌價太多,冇咁肉赤。

3. 要輕唔要重

一架車身偏輕的電單車,一定比車身偏重的電單車容易控制,適合新手。

4. cc不是所有

引擎容積cc越細一定越適合初學者,咁又未必,網站舉出KTM Duke為例子,指出雖然這部車只有600cc,但駕駛者需要有良好的路面經驗,新手未必能夠駕馭。

5. 二缸勝四缸

四缸電單車不太適合初學者,四缸四衝車馬力大,但扭力比較細,往往要用到高轉數,新手較難在市區控制。二缸車就扭力大,馬力細,新手揸較適合。

6. 舒服VS不舒服

講到駕駛感覺,不要揀揸得不舒適或太舒服的車。新手最驚彎位,若揸得不舒適自在,就不敢去急煞車,結果越揸越驚。如果揀太舒服的車,你會很難注意到自己駕駛技術的不足,那就掌握不到車速、入彎角度及煞車力度。

記者:許維雅
攝影:蕭志南
編輯:謝慧珊
美術:吳子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