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健康】落雨着咩鞋 中西醫點解?

【每日健康】落雨着咩鞋 中西醫點解?

落雨着咩鞋好呢?拖鞋,夠通爽,但被水花濺到,可怒也!波鞋,不易入水,只是雨勢有時頗大,一旦對鞋濕透,內籠隨時上演水舞間!水靴,密不透風,不過內部易水浸,焗出腳汗!三個選擇,三個人生交叉點,中西醫又會怎樣選?

皮膚科醫生——林嘉雯:水靴加棉襪最理想

受訪的中西醫一致認為,下雨天着水靴最能保護雙腳健康。

我們着鞋的原則,是要保持雙腳皮膚乾爽,所以穿拖鞋或波鞋都不適合,我會選擇水靴。香港天氣潮濕,容易患上香港腳和灰甲,這兩種皮膚病,都是由真菌感染引起。但是穿水靴很容易焗出腳汗,我建議穿之前,先着一對棉質襪打底,幫腳部吸汗,這樣就最理想了。因為鞋子很難每日清潔,但襪子可以每日更換,更易保持清潔,減少細菌或者真菌的滋生。

另外,水靴透風能力差,不宜長時間穿,回到室內後,應該立刻換鞋,在家換上拖鞋,在公司就換棉襪和通爽的鞋。引起皮膚病的菌,是一些需要熱和濕環境才能滋生的生物,它們最喜歡在腳趾縫之間生長。當我們脫掉水靴後,記得也要抹乾淨雙腳,尤其是腳趾縫。

註冊中醫師——鄭智仁:足踝匯聚五臟六腑之氣 着水靴避寒濕

在中醫角度,足踝以下有六十多個穴位,匯聚了五臟六腑之氣。下雨弄濕雙腳,寒濕之氣可能趁虛從下而入,影響五臟六腑,所以穿水靴最為適宜。但是水靴通風能力弱,腳汗過多的人,平時可以多吃清熱健脾食物,例如蓮藕、白菜、菠菜、苦瓜、青瓜、芹菜、銀耳、扁豆、豆腐等,改善了體質,着水靴就更舒適了。

記者:彭海燕
攝影:林栢鈞

皮膚科醫生林嘉雯提醒,水靴通風能力差,腳汗多的人着水靴,可多帶一對棉質襪更換,保持雙腳通爽,避免細菌或真菌滋生。

註冊中醫師鄭智仁表示,足踝匯聚五臟六腑之氣,下雨弄濕雙腳,寒濕之氣可能趁虛從下而入,影響五臟六腑。

腳汗多不敢穿水靴者,鄭智仁建議吃清熱健脾的食物,如青瓜、豆腐、菠菜、蓮藕等,改善腳汗問題。

想輕輕鬆鬆健康?,記住留意健康蘋台
http://health.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