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是會重複的,尤其是歷史的教訓沒有深切反省,錯誤就會重犯。
2010年中共突然改弦易轍,在與民主黨密室談判後,接受立法會增加超級區議員的政改方案。中共為甚麼會轉軚?因為那一年的五區公投,開啟了港人自決的道路,擊中了中共要害。而司徒華起先說要參與五區公投,到後來轉軚,並導致民主黨退出公投,使中共的統戰策略轉為團結民主黨、孤立公投自決派。
泛民開始時認為是中共妥協讓步,但隨後就發現魔鬼藏在細節中。2012政改方案開啟一種使功能組別議席永遠存在的模式;它毒化和腐蝕民主第一大黨,使他們放棄抗爭、尋求走入建制之路(其中一些人確實在後來走入建制);而最嚴重的,是使中共堂而皇之撕毀承諾,公然出面主導屬香港內部事務的政改,而得到泛民第一大黨的背書。民主黨其後付出代價,在選舉和社會聲勢中都走下坡。
在梁振英主政下,香港這四年政經社全方位向大陸傾斜,市民怨聲載道,雨傘運動揚起命運自主的旗幟,從港大《學苑》開始,所有大專院校的學生會都不排除港獨這一選項。這個聲勢和趨向,比2010年的五區公投更使中共吃驚,並引起警惕。於是,中共又再改變策略,嘗試扭轉梁振英上台以來敵視所有民主派、甚而連自由黨也不理會的「大地在我腳下」的霸道,先是張德江來港向泛民統戰,其後又有王光亞稱泛民也是建制人士。
下一步,很可能是勸喻梁振英宣佈放棄連任。一旦作此宣佈,9月立法會選舉中,民主派就會失去選戰焦點,而明年特首選舉也打開了大門,各路人馬將蠢蠢欲動,社會氣氛會有很大改善。健忘的市民,恐怕連銅鑼灣書店的事情也拋諸腦後也。因此,各路民主派現在就要為後梁振英時期的論述作準備。
縱使未能說服梁振英放棄連任,相信中共已經向有意角逐特首的人士,表示中共持開放態度了。林鄭兩番表達未來願景,包括最近表示下屆政府要重啟政改,洩露了她的角逐意願。
在本土派興起的威脅下,泛民主派的氣勢不比從前,要爭取民意就要企硬。劉慧卿說,不否定8.31決定,重啟政改也不會有結果。
然而,共產黨所有政策都是權宜,也就是服從於一時的政治需要而沒有固有的原則和價值,唯一原則就是權力。只要對絕對權力有利,即使是一時之利,憲法都可以不顧,還有甚麼文件是必須堅持的?《基本法》可以任憑解釋,8.31決定當然也可以。
今年2月新東補選後,獲勝的楊岳橋說:「今次勝利可能是選民給泛民的最後一次機會……。」希望他的黨,和他的友黨,把這句話當真,慎重面對中共的新一波統戰。若重複歷史錯誤,選民不會再給他們機會了。
李怡
周一至周五刊出
http://www.facebook.com/mrleey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