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本欄談到教育創新,有讀者留言評論曰政府不真心鼓勵創新,大家再說也是天真徒然。對此,筆者頗感不安,為甚麼創新也要「等埋政府」?甚麼時候香港人變得做任何事都要等候政府指示、引導、批准、支援?甚麼時候香港人選擇放棄自己的創意、堅韌、靈活變通,而把政府的權力和能力無限上綱,事事無政府不行?
當然,讀者善意提點,筆者借題發揮有點那個,但是事事懷疑並不能夠拯救世人。耶穌、甘地、曼德拉都是其時代的「反建制」,他們沒有單純以懷疑去破壞,而是積極用信念來建立。現在有些聰明人,見事袖手旁觀,鍵盤上卻是金戈鐵馬,藉着社交媒體放大懷疑鞭撻,似乎博得不少掌聲,但真正能改變世界的更可能是踏踏實實、靜心做大事的愚公移山。
《世說新語》記載了不少誇誇其詞卻一事無成的魏晉士人,當時社會風氣空談老莊,最後缺乏做實事的人才,不敵北方民族入侵而愴惶南渡,神州進入近兩百年戰禍連年、衣冠凋零、民不聊生的南北朝。本土諺語說得好:「講就天下無敵,做就有心無力」,魏晉士人之寫照也。
哥倫比亞發現新大陸,回國後不少人嫉妒懷疑,在一個晚宴中群起批評貶低他的成就。他一張嘴難以舌戰群儒,於是拿出一個雞蛋請大家把蛋直豎起來。一眾懷疑的人都想不出辦法,探險家二話不說,將蛋頭的一端輕輕打碎,雞蛋輕而易舉站了起來。
在社會創新的世界裏,社會企業家沒有空閒去投訴環境條件不充份,大家都明白創新就是要打破條條框框,在種種限制中突圍而出,解決問題。創新不就是要有點天馬行空的天真、能接受「眾裏尋她千百度」的徒然、再加把「雖千萬人吾往矣」的儍勁嗎?可惜現實世界裏縱然口水不能做事,卻大有可能把用心做事的人淹死。
對於不能自拔地懷疑一切的朋友們,筆者以印度聖雄甘地的一句話互相勉勵:「你別對人性失去信心,人性是大海,幾滴髒水不損海洋的純淨(You must not lose faith in humanity. Humanity is an ocean. If a few drops of the ocean are dirty, the ocean does not become dirty)。」
對於在社會創新路上掙扎修煉的同道們,「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張亮
香港賽馬會慈善及社區事務執行總監
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