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奀時代:危機後現金不為王 - 阿飛

細奀時代:
危機後現金不為王
- 阿飛

格林斯潘苦口婆心,索羅斯大聲疾呼,英國脫歐也只令市場恐慌兩個交易日,似乎這世道要一個全面性股災真的很難。
脫歐打擊股市基本因素是對的,問題是公司盈利只是其中一面,投資者對回報要求下跌,一樣可頂股價。金融市場已是一個豬乸當貂蟬的年代。當上周股市回升,債券及黃金勁升,唯一跌的,是錢的價值。
當錢越來越不值錢,投資者便一窩蜂去搶資產,相比其他類別,股票的確最危險,公司盈利可能跟隨經濟下滑,所以投資者第一輪的搶貨名單,全部是盈利穩定的公用股及REITs,與及外國的包裝食品股等。由於防守股脫韁上升,股票基金經理組合夠分散的話,拉上補下,便不會太恐慌。記住情緒永遠被價位變化所牽動。出了超級大新聞,不過輸幾個百分點,不會觸發死亡漩渦,反而在市場穩住陣腳後,大家會紛紛為手上現金謀求出路。
今次完全違反傳統智慧,危機後現金不為王,反為被唾棄的資產。出現這種現象,當然是拜過去七、八年,環球狂印銀紙經驗所賜。對平民百姓而言,在這個投資價值完全被扭曲的環境,揸住現金,可能跑輸其他資產,但冒險去追貨,無論是商品、債券抑或股票,又有機會面對前債王格羅斯所講的超新星大爆炸。理財從來未有這樣重要,卻又從來未有這樣難。

阿飛
本欄逢周一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