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題:轉校求變盼贏在射波前小港腳重新起跑

話題:轉校求變盼贏在射波前
小港腳重新起跑

勉強未必有幸福!上季獲港超球會傑志提升到一隊的香港U21前鋒播磨浩謙及中場顏卓彬,早年因入選香港青年軍而獲本地著名中學取錄,但兩位小將礙於在傳統名校讀書吃力,先後轉到董之英紀念中學就讀,寄望重新兼顧學業與足球,向職業球員路邁進。
對不少家長來說,小朋友能夠入讀名校可說是夢寐以求;而名校為了在體育賽場爭取成績提高知名度,多年來都會取錄一些運動健將,只是在名校要兼顧運動與學業並不容易。兩位現年18歲的小將播磨浩謙與顏卓彬便是典型例子,在傳統名校讀書辛苦,又沒有足夠時間訓練,終獲家人同意下轉到董之英雙線發展。

傑志小將播磨浩謙(左)及顏卓彬棄讀名校,轉到董之英就讀以兼顧操練。

父親為日本人、母親為港人的播磨浩謙,自小已是香港青年代表隊成員,並因此獲英華小學「吸納」,但直升英華書院後才察覺問題所在:「同學為學校在學界賽事爭取成績,但讀書成績又不可太差,太差是要留級。自己讀書還可以,但當要出外比賽,晚上又要操練,試過跟不上課程,便越讀越辛苦。」

播磨:及格不再差勁

播磨為追上進度,試過專注學業,每星期操兩、三日,只是操練後回到家已是晚上10時多,完成功課及溫習已是凌晨,但他家住西貢,清晨六時便要起床上學,結果讀書及練波也不討好,漸漸造成惡性循環:「在英華考到6、70分已好開心,但很多同學是90幾分;自問已很努力,只是在名校,這些僅僅及格的成績可算是差,也因此磨滅自己讀書的信心。」為解決問題,播磨獲家人同意轉到董之英就讀中四,總算平衡到學業與足球:「在這裏成績好過以往在英華,可能老師留意到進度,亦樂意慢慢解釋,又安排補課,現時考試全部及格。上季升上一隊,每星期有三日跟操,技術有所提升;明年考DSE時會停操一個月,專心溫書,希望全部科目及格,透過『直通車計劃』升讀大學,有多個保障。」

顏卓彬改變留班命運

至於在剛過去學年以中五生身份轉往董之英的顏卓彬則坦言,自己讀書成績一般,在聖約瑟試過留班,如果不轉校可能「兩頭唔到岸」,踢波沒進步,讀書又成績差,更不可能升讀大學:「轉到董之英,每星期有三日先回校上課,之後到傑志中心跟操,收操後又回校上課。除練波時間較長,跟隨一隊操練後,閱讀球賽與場上思考也有改善;到有進步,便有機會爭取出場機會。」他又表示,有信心可透過學校推行的足球計劃,取得大學學位:「自己早已選了職業足球這條路,只要學校在課堂配合操練,兩者是可並存的。記者:曾雁平  攝影:邱仲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