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堅持派飯為基層送暖,深水埗「明哥」陳灼明位於大南街的副店年初因業主加租逼遷,終獲有心人在原址對面平價租出舖位。新店「北河同行」昨日正式開張,將以自負盈虧社企方式營運,行善依舊,首日即派發200個龍躉飯盒予露宿者,冀將服務擴展至元朗,做到「區區有飯派」。
記者:佘錦洪
昨日傍晚5時,北河同行約1,200呎舖位內擠滿數十個義工,忙於將煮好的龍躉及鮮蝦分裝飯盒,再由明哥親自送到鄰近通州街天橋準備派飯。未到6點天橋底已有逾百人排隊輪候,200個飯盒在20分鐘內分發一空,餘下輪候者改派飯券,自行到北河燒臘正店換領飯盒。
「無基金都可以生存」
今年80歲的簡先生每月靠千多元傷殘津貼維生,昨輪候個多小時方取得飯盒,認為政府支援不足,幸得明哥不時派飯幫忙分擔。70歲的余婆婆來港不足7年,雖然有兒子照顧但生活緊絀,惟有不時求助於明哥,「慳得一餐得一餐」。
明哥表示,新店以「北河同行」為名,冀為基層每日帶來兩餐飽飯,填補現時香港社福制度漏洞。他指新店將以自負盈虧方式運作,盼為本港社企帶來改變,「好多香港社企拎咗啲基金之後,一開始雄心勃勃,但運作一段時間後就無以為繼」,希望由自己做起,令每一個社企「無基金都可以生存到」。
新店裝修費用達7位數,但瓷磚、冷氣、慳電光管、桌椅等都有人贊助,又計劃增設兩部電視機,播放過去活動片段,並由香港教育大學學生配上字幕。他指24元一個飯盒每個僅賺1至2元,若舖內有任何維修都盡量自己處理,「我哋唔係要賺錢,只要出到糧自負盈虧就得」。
明哥正籌備「北河明哥慈善基金」,冀在取得非牟利機構牌照後接受捐款,未來將派飯工作推廣到每個有需要的社區,北河同行首站計劃在元朗設分店,現正物色地方,已與美國商會洽商贊助,望做到區區有飯派。
熱衷助人的明哥更欲將行善精神進一步推廣,「始終未來都係屬於年輕人」,先會到本港9大院校分享,稍後將到澳門大學演講,教年輕人分享精神。他的善心更傳揚到世界各地,表示有來自埃及的義工日前參與派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