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有本地快餐集團公告業績,整體表現不俗,在零售市道普遍吹淡風之際仍能力保,誠非易事。再者較諸另家咁高咁「大」的競爭對手增長還好很多,更是有所交代。事關數字非但反映經營效率,同時亦對照彼此如何待其員工。話說剛公告業績的這家,員工平均工時約10小時,於飲食行業而言是一般標準,而該公司主席且明言「唔鼓勵員工開OT」。事實上,以平均加班OT時間計,大概亦只1個小時左右,況且還有「投入津貼」,也就是額外的OT付酬,雖然只是略高於正常時薪,惟算不刻薄,且已大幅領先另家公司。
傳媒率先披露了競爭對手的一份「地獄更表」,早已引起坊間熱議:其中一店的大廚,一周工作六天,總工時高達83.5小時,平均每天工作14小時。而期間更有連續日子,從早上6時一直開工到晚上10時半方下班,全日工作16.5小時!日以繼夜、夜以繼日,亦只如此。另外,加班時薪卻只得36元,較諸基本工資還要少兩成,也高不了最低工資多少,變相減薪加辛。
此非偶一事例,從該公司整體員工平均加班時數逾2小時可知。至於去年公司曾信誓旦旦、矢言落實的一比一加班工資,至今未能「袋住先」……據公司稱:從沒強制員工加班,OT均屬自願性質,並由雙方協商落實安排云云,只怕有朝員工群起而爭,採取工業行動也定是雙方磋商結果。
又記起早前有國際機構發表全球調查報告指出,港人平均每周工作超過50小時,冠絕全球,自亦稱霸亞洲地區,然當中大部份國家的就業人口年均工時皆在過去下降不少,包括南韓和新加坡,甚麼工時上限影響競爭力,怎不是危言。而有薪假期方面,香港人平均亦只有17.2天假期(還有更少,且盡歧視的「勞工」假期!),比全球平均的23天為少。因此港人全年工時廿多年來都一直穩企在每年2,350小時左右,當然又是世界第一,且從沒見有下降趨勢。獅子山下的蟻……該是子民是否與世不同,每位皆是刻苦耐勞的工作狂,你話呢?
按經濟學家理論,各地區工時有所差距一般有三大主要因素:稅率、工會勢力和勞工法例。首先稅率若高,工作動機自會下降實顯而易見,反正唔做卅六,做完稅後又是卅六。若說本港工會勢孤力弱,我倒不表認同。起碼某大本地工會組識屬下分會繁衍,會員總數近半百萬。人多勢眾,理應大有一番作為,惜卻只識卑躬屈膝,仰權過活,表面虛應,內裏私通。每有關鍵勞工保障條例審議,自是本性盡現,出賣勞工,背叛基層,駕輕就熟,事過則續佯咬牙切齒,努力爭取。
如此境況,制衡資本商家的法律規條又怎會輕易出台,況且還有終極維護工商利益的功能組別,勞工權益過去多年且得寸進已屬萬幸。無論如何,我只知與其誇誇其談甚麼work-life balance,倒不如奢望政商忽發善心,盡快立例訂立標準工時 。當然廣大勞動階層若不挺身爭取,卻只甘之如飴嗟來的小恩小惠,夫復何言。
王利民
康宏金融集團主席
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