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屋苑設會所 分薄健身中心利潤

學者:屋苑設會所 分薄健身中心利潤

【本報訊】California Fitness(加州健身)1996年在美國創立,專注發展東南亞地區業務,目前在香港、新加坡及內地共15間分店,香港佔9間(包括今日停業的黃埔分店),報稱會員人數達300萬。

California 1996年登陸中環

球星姚明、藝人成龍及任賢齊均曾任代言人,近年由盛轉衰,除因負面消息接連出現外,學者亦歸究香港高地價政策摧毀了這個需要大面積空間的企業。
California Fitness早年業務遍及韓國、泰國、馬來西亞、台灣、香港、新加坡及內地,後來部份地區業務陸續出售予其他公司。
香港則是California分店數目最多地區,1996年7月在中環威靈頓街開業後,發展步伐相對緩慢;直至2003年沙士過後經濟復蘇,California大肆擴張,2007年1月至2011年9月盛極一時,成為本港健身中心一哥。2012年,母公司(24 Hour Fitness)將業務售予私募基金The Ansa Group,發展停滯不前。
浸大體育系副教授雷雄德表示,現今社會重視健康,健身行業本來大有可為,在歐美是前景不錯的行業,無奈香港高地價政策摧毀這些需要大面積空間的企業;租金開支龐大,再加上近年競爭激烈,不少新屋苑都有會所及健身中心,以及工廈式的健身中心越開越多,均分薄California的利潤。他認為California要不斷吸收新會員才能持續發展,猶如不斷集資經營,可是在市場日趨飽和下,且California經營手法遭人詬病,均削弱吸客能力,令經營困難。
■記者曾海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