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方人物:中五生寫劇本解母女心結

八方人物:
中五生寫劇本解母女心結

原本一家三口樂享天倫的中五學生陳家淇,父親兩年前留下紙條一走了之,剩兩母女相依為命,母親不久另結新歡,冷落女兒獨居。家淇諸多委屈只能在網上宣洩,學校老師巧合注意家淇的留言,建議將經歷寫成話劇劇本,一齣劇不僅為家淇帶來傑出劇本獎項,也解開少女與母親的心結。
家淇的劇本講述年輕人與家長磨擦,專講年輕人眼中的大人「有幾衰」。話劇一幕是母親與女兒激烈爭吵,因為女兒心愛的狗公仔被母親丟掉,恨母親不明少女心事,因狗公仔是已離家出走的父親留下唯一禮物,是女兒與爸爸的僅有連繫。
「當晚我真係鬧咗阿媽,甚至諗過都要離家出走。」家淇指劇情由其真人真事改編,她當時感覺母親很無理,母親事後雖買了一隻相同公仔補償,但質疑母親根本不明白公仔本來的意義。但家淇為故事中母親寫對白時,對事件忽然另有看法:「其實媽媽唔想再見到所有同爸爸有關嘅嘢。」

為角色想對白學識體諒

家淇父親兩年前在她準備升中四前一天,僅在家留下一張紙條自稱患癌兼周身債,不想拖累家人便不辭而別。兩母女本相依為命,但母親其後另結新歡與男友同居,留下家淇獨居。母親提供的生活費不夠應付日常開支,家淇每周到快餐店兼職4天。家淇雙親或許是衰人,但編寫劇本時,家淇為角色想對白,反而對父母多了體諒,與母親關係也改善。她的劇本代表學校天水圍伯裘書院在今屆學校戲劇節中獲傑出劇本獎。
家淇的同級同學文家名,同樣因課外活動轉變。家名自稱從小是「得罪人多」的牙擦仔,中三時更做過街童,學期四分一時間曠課,但考試名次仍屬前列。升高中忽然開竅,決心轉校,並獲老師推薦參加辯論隊,「出去比賽發覺自己見識好少,改變咗自己做人態度」。家名在今屆扶輪盃校際辯論賽事獲亞軍成績。伯裘書院總主任馮順寧指,希望透過不同平台發揮學生才能。
■記者鄭啟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