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脫歐權鬥比莎翁名劇好看 (資深傳媒人 盧峯) - 盧峯

英國脫歐權鬥比莎翁名劇好看 
(資深傳媒人 盧峯) - 盧峯

「凱撒大帝」(Julius Caesar)是文豪莎士比亞名劇,其中凱撒被刺,臨終前看到在叛徒身邊的好友Brutus,凱撒問他:"Et tu, Brute!"(You too, Brutus?),道盡被好友背叛的悲涼。上星期四早上當倫敦前市長約翰遜(Boris Johnson)看到30年好友兼脫歐陣營親密戰友,司法部長Michael Gove突然批評約翰遜不是當保守黨領袖及首相的材料,宣佈參選黨魁,不知約翰遜有沒有同樣低迴"You too, Michael?"
話得說回來,約翰遜也不該批評Michael Gove背叛他的做法太心狠手辣,畢竟他對付首相卡梅倫的手法也差不多,同樣不顧多年朋友情份全力為脫歐造勢,以此羞辱卡梅倫逼支持留歐的他退任,讓自己抄捷徑成為首相。約翰遜準備黃袍加身之際,「好友」Michael Gove突然在背後插刀。剃人頭者人亦剃其頭,沒甚麼好抱怨了。
翻一下保守黨內鬥的歷史,「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的事例不少。1990年鐵娘子戴卓爾夫人眾叛親離,惹來「金毛獅王」夏舜廷(Michael Heseltine)挑戰。當夏舜廷逼得鐵娘子退選並以大熱身份角逐黨魁時,形勢忽然轉變,不同派系集中支持選舉期間「牙痛」(難知真假)沒再露面的好好先生馬卓安,最後馬卓安成為首相,夏舜廷則只接受副首相這安慰獎,始終跟首相之位無緣。
話說回來,約翰遜退選對保守黨及脫歐陣營始終是個bombshell,大大打亂了卡梅倫下台後的政治生態,原先由約翰遜統一全黨的計劃不能實現。目前有5名候選人角逐黨魁之職,大熱門是內政大臣,屬於低調留歐派的文翠珊,還有屬於疑歐派的「約翰遜殺手」Michael Gove,黨內各派系如何協調妥協,行將退任的卡梅倫大概也有些影響力,至少可力阻他最反對的人(可能是Michael Gove)出線,造就文翠珊成為鐵娘子後第二位女首相。而最有可能的情況是文翠珊及Michael Gove來個power sharing交易,由文翠珊收拾外交殘局,Michael Gove則掌握內政實權,有點像前工黨政府由貝理雅主外,白高敦主內的格局。
不管保守黨的內鬥如何,未來幾年新政府的都不會好過。歐盟多國政府以至歐盟官員表明英國不可能指望「公我贏字你輸」般借脫歐拿好處,必須在共同市場及人口自由流動之間作選擇,不能既要進入歐盟市場又阻擋歐盟成員國公民自由到英國工作、生活。新政府如何面對這無情的現實,如何告訴即將身受其害的國民實在是難題。
此外,今次英國脫歐幾乎開罪所有盟友,從柏林到巴黎到華盛頓不是搖頭嘆息就是不以為然,有的更是既頭痛又憤怒。新首相如何修補關係,重建英國是可靠的盟友更是困難。弄不好,英國的處境就不是十九世紀的「光榮孤立」,而是「孤身上路」!

盧峯
資深傳媒人